西貢鯨魚背部現傷痕 團體呼籲市民勿要出海追逐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7月26日電 7月13日,有香港市民於西貢水域目擊一條鯨魚,及後出海的市民多次拍攝到鯨魚張開大口覓食的片段。有照片顯示,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表示,鯨魚身處廣闊的西貢內灣區,難以引渡返海。 鄭家泰說,就鯨魚傷勢照片來看,估計靠近背鰭的傷口很嚴重,但應未切入骨,未影響控制游泳肌肉,一般可於兩三個月內復原。但如果鯨魚在康復前再次被船隻撞到,短時間內會感到害怕迷失及影響覓食等。 鄭家泰提到,外國遇到類似情況,會短暫封閉航道或某一區域不讓船隻進出,製造寧靜空間予動物離開水域。建議港府劃出暫時保護區及船隻限速區,禁止過多船隻出沒,給予鯨魚寧靜空間自行離開。此外,漁護署、海事署或者水警的巡邏船目睹有船隻圍觀鯨魚,應作出勸止。 世界自然基金會代理海洋保育主管彭莉恩今日(26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若鯨魚的傷口不影響行為能力,部分能自癒。但若再受到壓力刺激激動轉身,可能會令傷勢惡化。鯨魚一般感受到壓力、不舒服時會暫停覓食,在淺水區域徘徊。鯨魚連日在香港水域停留,可能是反映身體不舒服,亦有可能是躲避颱風威脅。 圖源: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彭莉恩指,世界自然基金會正與附近船家溝通,提醒他們在接近鯨魚100米範圍內關閉引擎,不要大聲呼叫或與鯨魚互動,呼籲市民不要再出海追逐、不要在附近水域滑水或駕駛水上電單車。 海洋公園及保育基金也呼籲,公眾不要出海追逐鯨魚,應與鯨魚應保持安全及適當距離,以免構成危險。園方指,在過去的周末,不少市民出海追尋鯨魚行蹤,但近距離接觸會令鯨魚變得緊張,更可能令它難以休息或進食,受到創傷,對生命構成威脅。 園方專家認為,這條鯨魚需要專家特別關注,正與漁護署密切合作監察,除了懸掛颱風日子,團隊自本月14日起,經常到西貢水域觀察,有關工作繼續進行,當再次發現鯨魚,會抽取海水樣本進行環境DNA分析,嘗試辨認鯨魚品種。 園方估計,鲸魚身長約7米,相信是“布氏鲸”,主食以沙丁魚、鯖魚等魚群為主;過去一星期,有市民發現有關鯨魚以“陷阱進食”方式捕獵,即在水面張開大嘴,將大量水連同目標食物一同吞進口中,再經鯨鬚板過濾海水,吞下食物。(完) 【編輯:李泺】
|
視頻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