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總倡最低工資維持“兩年一檢”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6月14日電 香港中華總商會14日公佈,早前與最低工資委員會會面,就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交流意見,重申該會對維持現行最低工資“兩年一檢”的立場,認為現行機制行之有效。此外,中總支持特區政府推出輸入勞工新安排,相信措施能協助相關行業紓緩人手短缺問題,有利香港整體經濟復蘇。 “兩年一檢”安排行之有效 中總成員在諮詢會議提出,現行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乃社會各界經過長期討論和深思熟慮達成的結果,多年來行之有效,貿然改變檢討機制反而會為人力市場供求增添不確定因素,並不合符經濟與社會效益,特別是縮短檢討周期不僅勞民傷財,更會增加企業行政成本負擔,對維持香港穩定營商環境和經濟競爭力構成影響。 有建議提出,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可每年按通脹等特定指標自行調整,中總認為此舉並不合適,強調只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基礎,缺乏前瞻性或對未來經濟前景的充份考慮。在現行檢討機制下,當局除考慮一系列微觀因素外,也會關注環球形勢以至社會民生的轉變,相比只參考個別歷史數據指標作調整,更能反映實際情況,有效應對經濟和社會變化。 積極應對人力資源需要 隨著香港經濟與社會邁向全面復常,多個行業面對勞工短缺的問題愈益明顯。特區政府宣布輸入外勞特別計劃,並暫停執行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中總對此表示歡迎,相信新安排可緩解行業人手短缺燃眉之急,體現當局對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的決心。 該會早前進行的會員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會員表示難以招聘本地人才,亦有三成指出難以吸引有經驗的高層人員,更有超過一半擔心薪酬支出大幅上漲,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負擔。中總期望,當局密切留意香港勞工市場情況,適時按個別行業的人力資源需要,進一步擴大引入類似的輸入勞工計劃,並簡化申請手續和審批工作,讓香港各行業盡快擺脫人手不足的掣肘,確保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除採取更彈性輸入一般勞工措施外,特區政府也要吸引更多專業人才來港留港發展。中央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必須要有充足的專業人才,方能抓緊發展機遇。中總冀當局既要對外“搶人才”,也要積極培訓本地人才,為優化香港長遠人力資源發展制訂適切的政策與具體支援。(完) 【編輯:崔靜雯】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