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病毒專家金冬雁:“0+3”實踐50天沒有造成疫情暴發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14日電 香港“0+3”入境檢疫政策已實施50多天。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專家金冬雁近日撰文指,雖然入境香港的人數增多,輸入病例增加,但沒有造成疫情暴發;50天的開放實踐表明,香港可以從“0+3”邁向“0+0”。 文章從四個方面證明,“0+3”在過去一個多月沒有為香港帶來不可承受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首先,香港9月23日確診5231例(含輸入個案156例),而11月11日確診5201例(含輸入398例),可見隨著入境人數攀升,輸入個案增多,但並沒有造成疫情暴發;第二,社區中實際受感染的人數不增反降。 第三,傳染性強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目前在港的實際傳染性並不強。病毒有效繁殖率在9月23日為0.6811,11月3日為0.9045,即1位感染者可將病毒傳給0.9人,此率在1以下,代表疫情受控。 第四,香港實行0+3以來重症及死亡病例數及比例基本平穩。金冬雁引用數據指,今年首四個月病例死亡率為0.76%;9月26日至11月11日為0.17%,可見沒有增加對醫療機構的壓力。結合確診數及社區實際感染率,感染死亡率應比病例死亡率更低,低於季節性流感的0.1%。 金冬雁說,香港完全有條件按照科學防疫、精準防疫及常態防疫的精神,在總結經驗補足短板的基礎上邁向0+0,真正實現以最小代價穩控疫情的目標。他認為,特區政府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七人欖球賽等活動中特事特辦,放寬了一些防疫限制,可視為為進一步調整所進行的局部試驗。 他指出,2022年11月的情況,與2022年2月已經完全不同。一方面病毒毒株BA.5有進一步減弱的趨勢,另一方面是香港已具備較強的由接種疫苗及自然感染所獲得的混合型群體免疫。 即便新冠病毒奧密克戎亞變種增多,但金冬雁指出,目前在香港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BA.4/5,一直佔90%左右。香港和內地都有些人誇大新冠病毒變種的危害性。實際上,新冠病毒基因組的變異率比流感要低,也有證據表明它正在趨向穩定,我們應以平常心對待各個亞變種,不必談虎色變。 對於香港有醫學專家指本地有100萬長新冠患者,金冬雁認為,“說法很不嚴肅”,長新冠並沒有任何實體的測試方法可以診斷,完全憑患者自述在感染後出現的症狀,難免會把很多心理和精神健康問題包括在內。大多數長新冠都是短暫甚至自限性自愈性疾病。接種疫苗可以大大減少長新冠。 他認為,香港和內地都需要多向公眾傳遞有關長新冠的正確信息。無論香港的新冠死亡率、變種的出現或對長新冠的擔心,都不足以拖慢或阻礙香港邁向0+0的步伐。他熱切期待特區政府有關入境防疫措施調整的下一個重要決定。(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