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香港市民最關注北部都會區交通及醫療配套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5月19日電 北部都會區(北都)被視為香港新的發展引擎。有研究團隊昨日(18)公布研究結果表示,居民最關注北都交通及醫療配套。 團隊建議香港特區政府應以“創科為主,多元產業為副”的原則,主動加強與深圳溝通協作發展,在區內提供多元化就業機會,並全面引入關鍵績效指標(KPI)及成立官民諮詢小組,促進北都發展。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圖片) 為了解新界北居民對社區發展的意見,滬港經濟發展協會、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去年9月底,在街頭抽樣訪問了1013名18歲或以上,居於天水圍、上水、粉嶺等五區的居民。23.8%的受訪者認為繁忙時間交通過於擠擁,22.1%的受訪者認為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過長,另有14.2%的受訪者表示區內設施老化,14%的受訪者擔心通關後“水貨客”問題再次出現。 當被問及最希望特區政府改善哪些新界北的現存問題,大部分受訪者均呼籲特區政府改善往市區交通(20.2%)和公營醫療(19.1%)。另外,改善社區配套及設施(16.2%)亦是不少受訪者期待特區政府可提出針對性改善措施的一項內容。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認為,特區政府在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如何改善與加強與深圳市政府的溝通協作,從而改善資源運用的效率。因此,他呼籲特區政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下成立“深港合作──建設北部都會區規劃(聯絡)小組”,主動與深圳溝通協作發展,並應訂定客觀關鍵績效指標(KPI)和成立官民諮詢小組,與受影響居民取得共識。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周文港指出,特區政府預計北部都會區將容納250萬人,卻只提供65萬個職位,他建議推動多項原區就業經濟發展項目,以“創科為主,多元產業為副”,例如與內地一流醫院合作設立醫院,協助解決區內及廣東一帶中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由兩地一流大學合作共建高端研究型高等院校,配合產業發展的職業教育等,從而開創更多就業職位,解決區內居民的就業需求,緩解已經存在的交通問題。 【編輯:刘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