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分母有別 專家料香港新冠死亡率為0.18%香港中通社3月28日電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至今,逾112萬人染疫,累計逾7207人離世,呈報個案的病死率高達0.6%。香港特首及多位專家近日都表示,因現時仍未全面掌握染疫人數,死亡率可能要再檢視。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28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現時死亡率是以官方公佈的約100萬確診數字作為基礎計算的,但香港實際染疫人數應該達到400萬人,以此計算的死亡率大概為0.18%,與新加坡相近,遠低於英國0.6%和美國1.2%,數字接近季節性流感死亡率。 據港大此前公佈的推算模型,香港一半人已經感染新冠,但因為暴疫早期政府未有承認快速檢測結果,因此未呈報的個案未被計算入官方數據。 香港中通社圖片 當日上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抗疫記者會時也表示,相信孔繁毅提到應用整體感染人數來計算死亡率會更準確。 她說,留意到近日有專家以模型推測香港感染率,雖然現時經過核酸檢測及快測平台陽性申報的確診個案逾百萬,但從合理角度推算,預料約香港約四分之一人約180萬人已染疫。至於死亡率分母應按照什麼數字計算,日後需整理公共衛生數據再作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日的疫情簡報會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用“呈報個案病死率”取代“死亡率”,認為“呈報個案病死率”更為準確。 張竹君認為,“死亡率”不是一個專有名詞,有時可以用人口總數來計算,認為專家的模型推算具有參考價值,但香港目前沒有確實染疫的數字,缺失分母,所以只能用已經呈報個案計算。 香港中通社圖片 然而,香港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說,全球計算確診數據,都是以官方發現的案例為基礎,沒有發現的當然也不會計算在內。如果作為地區死亡率對比,那麼應該以各地區的官方數據作為對比,才比較公平。即便是每年冬季的流感數據,也是以發現的個案作為計算死亡率的基礎,也有市民患流感未呈報。 除了總染疫人需全面掌握外,患者死於新冠病毒或死亡時染疫也仍有待分類。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早前曾根據死者死亡和染疫時間、病毒數值、有否肺炎等情況來分析患者是否死於新冠病毒。 他分析了少於120宗在第五波疫情下的死亡個案,發現死於新冠病毒以及死亡時染有新冠病毒的個案約各佔近四成。 香港醫管局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現時已邀請不同專家逐個分析每宗死亡個案,例如病人是否接種疫苗等,希望未來可幫助治療病人。 (記者 李明珠 陳卓儀) 【編輯:李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