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人還種菜嗎?“從事農業的人自殺率很低”

分享到:
2022-02-10 14:4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10日電(記者 李明珠)九成半蔬菜都依賴內地供應的香港,近來因跨境司機確診引發“蔬菜慌”,同時也讓人將目光轉向非支柱產業的本地農業。盡管國際都市發展中,農業式微屬正常現象,但事關市民生活和精神培養,香港農業發展理應得到更多關注。


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日前,因跨境司機確診,香港與內地間鮮貨主要通道文錦渡口岸兩度關閉,供港蔬菜大減,使菜價上升四至六成;盡管現時已逐步恢復正常,但“捱貴菜”的現象並未明顯改善,有菜檔已改賣本地菜。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業也曾是香港重要產業,本地生產的蔬菜佔食用量八成,那是香港農業“黃金時代”。但香港農場面積細小,可謂精耕細作,隨著內地平價農產品大量供應香港,加上四大經濟支柱愈發穩固,農業也日漸式微。

市民每日消耗的食材大多是由外地輸入,而農民供應的各類農產品,並非用來與市場競爭,而是補充不足。


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盡管香港本地農業發展落後其他產業屬於國際化進程中大勢所趨,但農業也事關大量家庭生活,本次事件也讓人們反思本地農業發展。

近年來,特區政府推出了農業園等多項政策,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但資料顯示,2020年本地農業生產總值約為16億港元,其中農作物生產佔3億港元,而用作生產蔬菜的耕地面積大幅縮減至347公頃。

香港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其實香港還有土地從事農業生產,但由於土地政策問題,很多農戶被迫退出市場。

他舉例,一些土地擁有人為了土地利益最大化,故意丟荒農地,以申請改為其他用途;他們也不願訂立長期租約,而農民需要回本,便不可能在短租的土地上投放大量科技,長此以往農業發展難有起色。

“香港對本地農業定位是不清晰的。”何俊賢認為,在農業政策上,香港往往從自由市場的角度考量,將農產品銷售問題拋給農戶,而非把農業發展視為平衡地區供應的重要一環,當行業發展不足時,會以向外購買的形式彌補不足,但缺乏應對機制下,極易出紕漏。

“農業其實不單是供應問題,理應在香港保有一定份量,為社會構建正向價值觀。”何俊賢說,從事農業的人士自殺率很低,身上也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而在香港,賺錢的行業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弱勢行業卻無人入行。支持農業發展,也能避免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這對於市民整體精神培養和下一代傳承至關重要。


香港中通社圖片


盡管政府出台政策,但在何俊賢看來,僅靠農業生產很難將農產品精品化,未來香港農業發展應加入休閒農業和創新科技元素,把第一、第三產業利潤結合,保存農民生存空間。

何俊賢也希望香港重新檢討,“要清楚明白支援農業並不是針對某一行業的特殊優惠,而是原本就應擔當的責任。”(完)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尹錫悅被捕,他將面對什麼?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