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將撈魚生、華人手工牌匾雕刻等列入非遺清單分享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近日,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將撈魚生、粿汁、印族花環制作,以及手工牌匾雕刻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目前,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的項目已達97個。清單中的項目可歸納為六大類,除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大分類,即“口述傳統與表述”“表演藝術”“社會習俗、禮儀與節慶”“大自然和宇宙的知識與習俗”,以及“傳統手工技藝”,還包括一項額外的“飲食文化遺產”類別。 最新列入清單的包括華人手工牌匾雕刻手藝。75歲的書法家楊昌泰與71歲的雕刻家謝翰林,聯合經營昌泰畫廊約35年,可說是本地唯一結合書法與手工牌匾雕刻藝術的服務商。 楊昌泰說,牌匾如今能以機器制作,本地懂得以手工雕刻牌匾的工匠已非常少。“早期本地很多牌匾都以手工雕刻,但工匠未必懂得書法。我們既了解書法,也懂得木刻,便能在一鑿一削中把書法的神韻表達出來。” 他相信手工牌匾受被列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部分,能提升新加坡人對這門手藝的重視,也有助刻字藝術的傳承。 針對撈魚生被列入清單,美食家林益民說,華人祖輩從中國南方下南洋之前,就有吃生魚片的習俗,這道簡單的小吃來到南洋後,尤其在新加坡,進一步發揚光大。1960年代,這道菜經本地粵菜名廚改良,再配合撈魚生時喊吉祥祝福語帶動氣氛,令它逐漸發展為經典的農歷新年應節菜肴。 至於粿汁也列入清單,林益民認為,這道早期潮州人的街邊小吃,是一道既便宜又讓人溫飽的平民美食,受到認可令人欣慰。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副局長(政策與社區)陳子宇說,該局希望借此清單肯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和實踐者的貢獻,提高新加坡人對本地文化遺產的認識和欣賞。 “清單中呈現有關項目的研究資料,涵蓋它們的歷史、現行表現方式,以及所面對的挑戰。這有助文物局推出戰略和措施,以及開發與實踐者的合作項目,促進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
視頻更 多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