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美“大數據霸權”掠奪港人私隱

分享到:
2021-01-13 10:09 | 稿件來源:大公報

【字號:

  通訊軟件WhatsApp早前宣布,將會更新私隱條款,要求用戶在2月8日前同意把賬戶內的電話號碼、定位紀錄、通訊錄名單等資料與母公司Facebook共享,否則將無法繼續使用程式。

  Facebook在保障私隱方面多次爆出醜聞,加上隨意封鎖用戶賬號,不少香港市民擔心私隱外泄,紛紛呼籲“轉會”。

  社會各界批評,美國自詡保障個人私隱,實質是索取最多私隱的國家,突顯了美國一貫的雙重標準。

  亦有港人狠批美國是“大數據霸權主義”。

  根據WhatsApp最新的私隱條款,有三大修訂,主要是把用戶的數據和使用習慣與母公司Facebook共享,使Facebook能向用戶改善個人化廣告,或植入Facebook其他產品;若用戶不同意的話就無法繼續使用WhatsApp。今次WhatsApp與Facebook共享的資料包括賬戶登記資料、交易資料、流動裝置資訊、IP地址、通訊錄聯絡人等十多項資料。

  私隱專員籲小心考慮條款

  事件令不少香港市民擔心私隱外泄,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鐘麗玲前日表示,由於WhatsApp和Facebook所涉的共享資料包括不少個人資料,她對此表示關註,呼籲用戶留意有關改變,小心考慮新條款。

  Facebook在保障私隱方面多次爆出醜聞。2018年3月,Facebook被揭發約5000萬用戶個人資料被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違規收集,並用於美國總統特朗普2016年競選活動,還涉嫌幹預英國脫歐公投及印度大選等。Facebook披露受“數據門”影響的用戶估計達8700萬,比先前預計還要多3700萬。2020年4月,Facebook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達成和解,Facebook被罰款50億美元。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副會長楊全盛認為,美國人本身就是雙重標準,一方面高呼要保障個人私隱,另一方面卻是美國公司索取最多的個人私隱。身為消費者當然有權選擇,但今次WhatsApp事件,該公司強迫用戶同意條款才可以繼續使用,做法霸道。他又說,大家轉用其他通訊軟件是沒有問題,但Signal強調程式碼開源卻並不代表安全,程式碼開源與保障私隱沒有因果關系。

  市民多用微信少用WhatsApp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認為,今次事件除了反映美國雙重標準之外,還有反映了美國賊喊捉賊。Facebook等公司壟斷了科技界別,剝奪了公眾的私隱。外表包裝得好像民主女神,聲稱容納不同聲音,實質就是畫皮,內心是不折不扣的鬼怪。美國科技公司再這樣霸道的話,只會激起人民反抗。他又稱,自己與朋友多用微信,已減少使用WhatsApp。

  市民李先生表示,香港之前有人煽動指微信泄漏私隱,聲稱所謂“私隱送中”,其實美國的應用程式才是真正的“私隱大盜”,市民在用了這些程式之後“私隱送美”。他說,平時在Google搜索了某些關鍵詞之後,Facebook就會出現相關的廣告,讓他不勝其煩,直斥美國根本是借助互聯網和高科技實行“大數據霸權主義”。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