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12月1日報章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3-12-01 09:2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2月1日電 香港報章12月1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文匯報》發表社評:做大做強國際化平台 做好超級增值人角色

展望未來,隨着國家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香港需要不斷加強創新能力,持續強化內聯外引,讓各領域的國際化平台功能得到不斷深化、拓展。

例如在金融服務方面,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日前披露,香港與內地近期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將容許以“轉數快”充值數字人民幣錢包,容許數字人民幣在香港跨境使用等。再如在科技創新方面,香港資訊自由流通、人員進出便利,在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和善用國際先進技術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明年開始將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和啟用新的微電子中心,特區政府也將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企業,在新設生產設施費用等方面提供更多資助。

又如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方面,香港電影產業有着高度國際化的產業能力,在全球範圍內曾有顯著影響力。近年香港亦不斷增設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文化設施,如故宮文化博物館、戲曲中心等,只要將現有的文化基建資源整合利用好,充分發揮文化娛樂產業的潛能,就能構建更加完備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平台,為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作出重大貢獻。

《信報》發表社評:香港有能力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

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家高等教育樞紐,與其自身獨特的高等教育優勢是分不開的。香港高等學校相對自治,師生全球化、多元化,資訊豐富多彩,英語教學,可根據市場需要自主設置學科等等。這些優良條件使得香港有五家高校進入全球百強之列。把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等教育樞紐,有利於香港滙聚全球人才;而學生畢業後留港發展,更加有利促進香港人口素質。

施政報告提出,香港非本地學生就學人數上限,將由現時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20%,自2024/25學年起提升一倍至40%。按目前大概1.5萬個政府資助本科學額計算,非本地本科生名額將增至接近6000人。這個政策符合香港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定位。同時也必須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是資源配置(尤其是校舍)的問題;第二是學生多元化與國際化問題。 就第一個問題,建議在北部都會區規劃一個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片區,類似大學城的思路,採取統一校舍管理。就第二個問題,應當做好內地學生與國際學生的統籌工作,尤其可以憑藉香港高等學校的良好口碑,吸引東南亞乃至南亞的學生來港就讀。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打造“數字灣區” 邁向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政府日前印發《“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數字灣區”建設與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加速打造統一大市場和優質生活圈,目標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化水平最高的灣區。此次公布的行動方案,為建設“數字灣區”釐定時間表、路線圖,制定清晰具體、切實可行的行動綱領,方案將以數字化促進粵港澳三地經濟發展、公共服務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是加速大灣區一體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同時對於香港社會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首先,方案有助合力推動香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可以建議國家在港建立國際數據交易所,利用香港的普通法以及專業服務,作為國家數據跨境交易的試驗田,推動國家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其次,方案中提出完全以數字化推動公共服務銜接融合,打通三地政務服務鏈條和資料流程堵點,優化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互通,實現更多居民和企業高頻服務“跨境通辦”等政策正是呼應市民的需求,讓香港市民都能分享大灣區發展的紅利。(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