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9月28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9月28日電 香港報章28日對相關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新征程新階段 香港傳媒新擔當 當前,在國家新征程和香港新階段的關鍵節點,離不開香港傳媒的全面參與、積極有為。首先是始終堅守愛國陣地,在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彰顯主流媒體擔當。香港傳媒要放遠眼光,胸懷“國之大者”,多從國家實實在在的發展成就中發掘新聞富礦,多用老百姓自信的笑臉解碼中國式現代化,解讀中國成功的秘密,善用香港這個“世界之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香港傳媒的獨特優勢就在於,熟悉國際傳媒運作方式,可以用國際社會能理解、願意聽的語言,讓更多人理解和認同中國的發展道路,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更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這正是香港傳媒在新時代重要使命。 香港中通社圖片 《星島日報》發表社論:追究西九地盤事故 安全責任不存在外判 西九龍港鐵商場地下管道工地日前發生奪命工業事故,兩名工人懷疑吸入沼氣死亡,警方拘捕一度失聯的分判商,而局方亦表明考慮用新修訂的《職安健條例》追究有關人士,不會只局限於分判層面。事件不但曝露涉案人士有法不依和干犯連串低級錯誤,更揭示外判制度缺點,當局須依照新例罰則嚴懲違規者,更要釐清分判商責任,讓分判商今後高度重視職業安全,才能避免類似慘劇重演。 香港中通社圖片 《明報》發表社評:夜繽紛逢黃金周 振興市道見真章 疫情3年改變市民生活習慣,減少了出夜街,加上疫後出現的種種旅遊消費新趨勢,重拾“夜香港”生氣活力,只能逐步來,無法一蹴而就。振興夜經濟,必須先增加晚上人流,“將餅做大”,否則再多促銷活動,也只是塘水滾塘魚,互相搶生意。有業界人士稱,“夜繽紛”下部分商場延長營業時間,近期人流已開始增加;晚上直播亞運港隊賽事,似乎也有一定作用,日前港將張家朗出戰男子花劍個人賽,最終勇奪金牌,吸引大批市民在商場駐足觀看。凡此種種,都是好徵兆,但遠未談得上形成勢頭。局方應趁這次中秋國慶黃金周,多去了解本地市民、旅客和業界持份者需要,看看如何令促進夜經濟的活動,更加對焦和更具效益。 香港中通社圖片 《信報》發表社評:若為樓市鬆綁 力度必須到位 樓市“長牛”夢斷榮景不再,大出血式減價個案紛呈,恐怕對於整體經濟造成非常不良的骨牌效應。政商界人士近月異口同聲呼籲,要求特區政府在住宅印花稅方面“減辣”或“撤辣”,幾位前財金高官包括梁錦松、唐英年和馬時亨均提出,必須搞好本地樓市,製造財富效應,否則樓價續跌有機會釀成金融危機。(完) 【編輯:崔靜雯】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