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月28日報章社評:讓過渡性房屋發揮最大作用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28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28日針對律政司就黎智英聘用英國大律師一案、人信貸資料庫將公布招標結果、過渡性房屋、台灣選舉等時事發表評論。 香港籌備近兩年的多間個人信貸資料庫(MCRA)將公布招標結果。 香港《大公報》發表社評:確保個人信貸資料庫數據安全 社評指出,這一結果將結束香港長期以來只有一間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的情況,對於提升本港信貸資料服務水平、完善信貸風險管理,以至強化金融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但需要關注的是,基於金融信貸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有必要研究引入專門的法例,以提升監管力度,而非僅靠《個人私隱條例》及行業《實務守則》把關。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大型過渡性房屋“同心村”的1800個單位現入住率已達五六成。 香港《文匯報》發表社評:讓過渡性房屋發揮最大作用 社評指出,過渡性房屋讓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多一個選擇,有助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增加他們對生活的憧憬。政府應早日推出與過渡性房屋性質相近的“簡約公屋”,做好配套設施,加強宣傳配對,讓過渡性房屋充分發揮作用。 台灣前天舉行的九合一選舉,在野國民黨大勝、執政民進黨大敗。 香港中通社圖片 《星島日報》發表社論:民進黨擅長政治鬥爭 台海局勢更凶險 社論指出,民進黨之敗不是輸給國民黨,而是輸給自己。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在選舉中,大打“抗中保台”牌失效,並非因台灣人對大陸恐懼感減低,而是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日益升高,加上台灣治安敗壞,台積電赴美設廠,引發台灣經濟被掏空的憂慮,令該黨流失中間選民支持。面對兩年後總統大選,只擅長政治鬥爭的民進黨可能以更激烈手段,挑動民眾對大陸的恐懼,以保政權,台海局勢只怕更加凶險。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出招,竟欲申聘外國律師助其打國安官司,此舉當然被控方反對。此事在法庭幾經訴訟,引起各界關注和議論。 《香港商報》發表時評:領會立法原意 落實好國安法 時評指出,但只要細看案件本身,黎被起訴的是涉“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已知不是一般的聘用律師問題,而是關係到維護國安法的權威和執行。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全面深刻和準確地理解香港國安法的立法原意及目的,須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貫徹法律精神,明乎此,就不難作出正確判斷,而相關爭議也就迎刃而解了。(完) 【編輯:崔靜雯】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