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特朗普“關稅亂拳”轉向半導體 學者:理論過時難推行 香港中通社4月15日電 題:特朗普“關稅亂拳”轉向半導體 學者:理論過時難推行
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打一槍換一地”,豁免電子產品關稅後,將矛頭對準半導體,又暗示汽車關稅豁免。受訪學者直言,特朗普的經濟理論停留在上世紀,致使關稅政策頻頻受挫回收,“亂拳”打不贏老師傅。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11日將智能手機、電腦以及部分其他電子設備從“對等”關稅中豁免,包括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125%高額關稅。 市場好不容易吃了一顆定心丸,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3日又急忙澄清,電子產品關稅豁免是臨時,半導體關稅即將來襲,一至兩個月內就會實施。美國商務部宣布,已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發起針對進口半導體和藥品的兩起232國家安全調查。 對於之前強推的25%汽車關稅,特朗普14日又鬆口稱,正考慮免除進口汽車零部件關稅,以便讓美國汽車製造商調整供應鏈,有充分時間轉用美國產零部件。此前受該關稅衝擊,奧迪、捷豹路虎等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暫停向美國交付汽車。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淩曲15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全球生產已呈網絡化,更多是中間品貿易,如電子產品出口的並非最終消費品,而是零部件、原材料或中間件。對此施加關稅或進出口限制,看似佔了便宜,實際上會帶來產業鏈的斷裂,對美國相關產業衝擊過大,也因此特朗普的關稅進行不下去。 “特朗普的經濟理論體系停留在上世紀,需要一次更新。”余淩曲直言,當前已用複雜經濟、網絡經濟、全球產業鏈及供應鏈等新型理論來解釋全球貿易,而特朗普對關稅和貿易的看法,仍沿用重商主義比較優勢那一套,屬上世紀理論產物。 半導體關稅已打響前奏曲,特朗普這次能堅持下去嗎?余淩曲分析,半導體出口也多是中間品,中國已是全球中低端甚至部分高端芯片的供應鏈核心,包括美國汽車在內的產業均以中國產芯片為核心零部件。半導體關稅落地,必會衝擊美國本土產業,如汽車減產,價格上揚,政策仍會推行不下去。即使按特朗普所設想,所有零部件供應鏈核心都回流美國,產品成本會變得極高,價格增長數倍,根本無法在市場售出。 余淩曲指出,特朗普在一個方向進行不下去,就換個方向,似乎想不斷出招,“亂拳打贏老師傅”,看能否擊中中國的薄弱環節。短期內或會造成中國產能過剩,長期來看,一方面特朗普的政策難以堅持,一方面中國供應鏈具有韌性,底層技術有高度共通性,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佈局並不難。未來,特朗普試探和針對的重點,仍會是美國利差較大的行業,如電子、機電設備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