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月壤研究:月球最早的撞擊形成於42.5億年前

分享到:
2025-03-21 17:00 |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21日電 3月21日,中國科學家通過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樣品研究,取得了又一項重大突破:確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擊遺跡—南極-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於42.5億年前,為太陽系早期大型撞擊歷史提供了初始錨點。成果刊登在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表面遍布了大小不一的隕石撞擊坑,是太陽系撞擊的歷史印記。其中,直徑約為2500公里的巨型撞擊坑SPA盆地,是月球最為古老的撞擊疤痕。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陳意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從5克月壤中分選出1600餘顆大於200微米的岩屑,基於細致的岩石學分類,從中挑選出20顆具有代表性的蘇長質岩屑顆粒,開展岩石學、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研究工作,識別出42.5億年和38.7億年兩期撞擊事件。其中,42.5億年蘇長岩呈現不同的礦物粒度和結構,並且礦物的主、微量元素從粗粒到細粒呈現明顯演化趨勢,表明它們來自同一撞擊岩漿池不同層位分離結晶的產物。為了追溯這一古老撞擊成因蘇長岩的源區,團隊基於447GB的遙感數據,開展了SPA盆地內部及周邊地區大範圍岩性填圖和溯源,發現42.5億年蘇長岩來自SPA盆地內環的成分異常區。綜合以上證據,團隊最終限定SPA盆地形成於42.5億年前。

  該項成果證明,在太陽系形成之後約3.2億年,一次大型撞擊事件形成了月球最大的撞擊遺跡——SPA盆地,為月球撞擊坑統計定年法提供了來自月背的初始錨點。基於月球正面樣品校正的撞擊曲線計算SPA盆地模式年齡與同位素定年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月球早期正面和背面的撞擊通量大致相當。此外,該項工作確認43.5億—43.3億年的全月熱事件與SPA大型撞擊無關,為重塑月球早期一級演化序列提供了參考基點和科學依據。(完)

視頻

更 多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