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科學家開創二維金屬研究新領域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3月13日電 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實現了厚度僅為頭髮絲直徑的20萬分之一的單原子層金屬,開創二維金屬研究新領域。相關研究成果北京時間13日以《埃米厚度極限二維金屬的實現》為題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自2004年單層石墨烯發現以來,二維材料引領了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系列突破性進展。過去20年,二維材料家族迅速擴大,目前實驗可獲得的二維材料達數百種,理論預測的更是近2000種。 本次最新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廣宇研究員帶領團隊發展了原子級製造的范德華擠壓技術,實現了原子極限厚度下各種二維金屬的普適製備,包括鉍、錫、鉛、銦和鎵。這些二維金屬的厚度僅僅是一張A4紙的百萬分之一,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20萬分之一。如果把一塊邊長3米的金屬塊壓成單原子層厚,將可以鋪滿整個北京市的地面。 “就像三維金屬引領了人類文明的銅器、青銅和鐵器時代,原子極限厚度二維金屬有望推動下一階段文明的發展,帶來超微型低功耗晶體管、高頻器件、透明顯示、超靈敏探測、極致高效催化等眾多領域的技術革新。此外,范德華擠壓技術為二維金屬合金、非晶和其他二維非層狀材料也開闢了有效原子級製造方案,為各種新興的量子、電子和光子器件應用勾勒出美好願景。”張廣宇說。 本研究涉及的專業術語范德華擠壓,可以理解為和通俗理解的兩個平面對頂擠壓一樣,只是採用的壓砧為原子級平整且無懸掛鍵的范德華材料,這是實現二維金屬的核心技巧之一。(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