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兩會)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為何成今年兩會四個關鍵詞

分享到:
2025-03-11 19:17 |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11日電 題: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為何成今年兩會四個關鍵詞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3月11日,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綜觀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提及的話題中,“發展”、“創新”、“科技”和“產業”成為出現頻次最高的四個關鍵詞,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據DeepSeek、通義等AI大模型統計:“發展”依然是今年兩會的最高頻熱詞,單是政府工作報告已出現了141次。“創新”的具體次數沒有直接提及,但是考慮到它與“科技”、“科學”合併計算時出現的頻率很高,推斷它也是一個高頻詞匯。“科技”是近10年來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年。“產業”也是討論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在提到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行動以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等話題時頻繁出現。

  在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強調了“發展”的核心意義,即追求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總體目標。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產業結構優化、教育、醫療、住房及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等。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表示,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既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也為高質量增長提供了指引。

  此外,“創新”作為另一高頻詞,不僅是提升效率和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近年來,中國在科研管理體制的改革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為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義強認為,各領域各行業“放開手腳創新創造”,處處都能看到向“新”而行的姿態。

  第三、“科技”領域的發展備受關注,尤其是中國今年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新興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AI等公司在生成式AI、邊緣計算與5G結合的應用上有所進展。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長,以及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都展示了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支撐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說,“具身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形機器人將進一步刺激中國相關產業鏈裂變發展,激活巨大的新增市場潛力,重新定義工業、農業生產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革命性內生動力。

  第四,“產業”轉型升級也是兩會熱議話題之一。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利用新技術進行改造提升,實現智能化、綠色化生產,是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關鍵方向。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行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也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現代服務業如金融、物流、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也在不斷拓展,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人社部原副部長楊志明指出,民營經濟正在成為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支柱力量,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完)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