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兩會)中國將採“更加積極財政政策” 學者稱兼顧長遠改革

分享到:
2025-03-05 21:01 |

【字號: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5日電 題:中國將採“更加積極財政政策” 學者稱兼顧長遠改革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將“5%左右”定為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更首次提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北京學者認為,今年宏觀經濟政策強度較以往有所加強,但政策總體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仍注重長遠的改革升級。

                             宏觀政策更積極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陽在當天的吹風會上表示,今年實施多年未有的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組合,勢必為經濟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他說,宏觀經濟政策實際上還留有後手,將會依據形勢變化動態調整、積極應對。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對中通社記者表示,不論是4%的赤字率,還是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超4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都顯示了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同時,政府工作報告近十多年來首次提到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這也會對經濟增長提供強有力支持。劉英預計,接下來將不僅會有降准降息的總量性貨幣政策,而且會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改革仍是重點

  當前,中国面臨貿易、科技領域可能遭受更大衝擊的外部環境,和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的內部環境。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學研究室主任湯鐸鐸分析,從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財政政策加強了相應力度,更為積極了,但“相對還是比較謹慎的,因為還有其他的很多問題要兼顧。”他認為,長遠的改革升級仍是政府工作的重點,這維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據沈丹陽介紹,在政府工作報告的全文中,“改革”一詞出現了40多次,是今年報告特別重要的關鍵詞。報告對推動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進行了部署,也在消費投資、教育科技等部分提出了改革任務要求。(完)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