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中國提振經濟將全方位擴內需 更重民生、消費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5日電 題:中國提振經濟將全方位擴內需 更重民生、消費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表示,今年政府工作任務居首位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披露,將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規模相較去年增加一倍。 在當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中國官員指當前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是需求不足,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對外需帶來新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把發展著力點更多地放在內需上。 消費和投資都是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報告把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李強在陳述今年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取向時指出,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表示,所謂“全方位擴內需”,既關注投資和消費之間的良性循環、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又著眼於優化就業—收入分配—消費的循環機制。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指出,當前提振消費的痛點在於民眾不敢、不願消費,要通過提高收入,改善消費環境,讓民眾消費沒有後顧之憂。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報告在此基礎上增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內容,強調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 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據中國官員透露,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制定相關行動方案和配套政策,會盡快出台實施。 在具體消費領域上,報告提出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釋放文化、旅遊、體育等消費潛力。今年的報告還新提出,完善免稅店政策,推動擴大入境消費;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健全縣域商業體系。 “凡是能想到的基本都提到了。”蘇劍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消費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針對不同人群,推出相應政策,較為全面。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披露,將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規模相較去年增加一倍。數據顯示,去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對提振消費起到重要作用。 蘇劍表示,去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取得了不錯的政策效果,為進一步挖掘相關潛力,今年要加力擴圍,政府的補貼力度會越來越大。(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