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兩會)港區代表委員關注香港助建科技教育強國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5日電 題:港區代表委員關注香港助建科技教育強國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寫進了開幕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各代表委員圍繞香港可發揮、擔當怎樣的功能和角色,展開了思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葉玉如今年特別關注醫學科技及教育創新發展。她認為香港可以通過科研資源與國際化平台,為國家乃至全球醫學研究貢獻力量。 如何從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方面推動醫學事業,一直是朱葉玉如思考的方向。她關注成立國家級生物樣本庫,香港可成為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一方面參與樣本庫的標準化建設和國際化管理,另一方面通過科研資源與國際化平台,推動樣本庫研究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作為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葉玉如也關心人才培養議題。她認為,內地與香港在醫學教育領域各具特色,希望能夠充分利用兩地醫學教育資源的互補優勢,推動醫學理念、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互通和提升,為兩地醫學人才培養注入新的動力。 她向記者透露,香港科技大學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去年啟動的“內地創新醫學人才計劃”,邀請內地醫生和醫學生到大學參與科研專案,推動臨床實踐與科研創新的深度融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認為,香港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積極作為,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在高等教育方面,尤其要加強產學研結合,與內地高校開展更多科研合作,發揮協同效應,促進大灣區科技創新的發展,推進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以及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宏偉同樣關注,建設教育強國方面,香港如何更好地對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滕錦光關注“一帶一路”留學生貸款計劃,助力香港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吳宏偉則注意到,目前內地與海外科研合作多停留於專案層面的短期協作,缺乏長效穩定的高端對話平台。他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可以充分發揮作為國家對外交流合作視窗的優勢,在打造自主品牌學術會議體系、提供國際化人才支援兩方面發力,推進科研國際合作。(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