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高原藍寶石:青海湖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示範區

分享到:
2024-08-28 21:47 |

【字號:

  香港中通社青海共和8月28日電 (記者 陳卓儀)暑期進入尾聲,青藏高原上的藍寶石青海湖仍有不少遊客。這里是中國最大的湖泊,約4630平方千米,相當於四個香港。近日,香港中通社記者跟隨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來到這裡了解生態保護現狀。
  行走在青海湖景區,海拔3196米的標示牌吸引遊客打卡,這里僅有少量的旅拍攤位,經幡和白塔,成為最美的裝飾背景,據說藏民將青海湖稱為聖湖。

  “既然是聖湖,我們就要保護好她。”青海湖黑馬河保護站負責人李鑫向記者介紹,青藏高原的土地非常脆弱,一只腳踩下去草皮第二天可以修復,但車輪碾過去可能要三年時間恢復。因此,在發展旅遊之前必須考慮生態保護。

  黑馬河保護站始建於2003年,是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先建立的保護站,青海湖正在創建國家公園,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示範區,保護站所在地因其生態多樣性,目前承擔著“暸望塔”“收集器”的作用。
  李鑫介紹,保護站會觀察遊客的行為、當地居民的生活、動植物的遷移等,收集一線數據交給專家進行數據治理,包括抽取、清洗、認知,最後形成數據資產。
  大數據,聽著很高端,但收集還非常原始。巡護員除了收集還承擔科教角色,因此站內也有本地藏族巡護員,他們發揮著橋樑作用,讓藏族居民更能參與生態旅遊的收益。

  李鑫對各項數據信手拈來,他認為自己在做的事情并不僅僅為了青海,而是整個國家的氣候和全球的氣候。
  “青藏高原就像個大冰箱,乾燥寒冷保證整個中國各地氣候舒服。”李鑫形容,青藏高原溫度上升一度,國際上都非常敏感,這可是世界第三極。

  對於香港遊客來說,青海湖上的游船項目像極了維港渡輪,青海湖生態保護也與米埔濕地公園有著聯繫。據當地一位保育工作人員介紹,他曾經前往香港米埔學習交流,印象深刻的是“保育”這個特殊詞匯,還有園區內養基圍蝦做到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結合,點讚香港生態保護做得非常前沿非常有特色。
  對於面積相當於75倍米埔的青海湖來說,生態更多樣、當地生產資料更貧瘠,保育無疑更複雜艱難也更需要系統性。具有國際化優勢的香港,或許在對外聯絡、資源支持方面能貢獻國家公園的創建。(完)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