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央行助力 熊貓債市場持續火熱 香港中通社5月30日電 題:中國央行助力 熊貓債市場持續火熱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5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官網刊出了該行副行長陶玲的專訪,帶出的重要信息是:支持更多境外央行、國際開發機構、跨國企業集團等在境內發行熊貓債。 按國際慣例,境外機構在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發行本幣債券時,一般以該國最具特徵的元素命名,因此,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被命名為熊貓債。 繼去年熊貓債發行量創歷史新高後,今年市場持續火熱。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今年以來熊貓債共發行29隻,發行額達66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289億元)增長128.37%。 德意志銀行集團近日宣布完成第三期熊貓債券發行,發行金額為30億元,這是自2018年以來金融機構所發行最大規模的熊貓債。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對香港中通社表示,央行參照歐洲美元債市場、其他歐洲債券市場、武士債(日元外債)市場的發展經驗,支持更多境外機構和跨國企業在境內發行熊貓債,有利於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便利境外機構在境內債券市場投資與融資,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債券市場和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雙向開放、制度性開放進程進一步提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人民幣融資成本相對具有優勢、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相關制度不斷完善的背景下,熊貓債發行的強勁勢頭有望延續,今年市場預計進一步擴容,市場結構也將進一步優化。 對於熊貓債市場熱度持續提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國內外利率環境分化,國內債市流動性相對充裕,人民幣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吸引了境外機構發行熊貓債;二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率提升,境外機構對發債募集人民幣的興趣增加,推動了熊貓債市場的發展;三是國內持續推動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為境外發行人提供了便利。 德意志銀行中國債務資本市場主管方中睿表示:“今年熊貓債市場開局活躍,目前我們看到歐洲和新興市場發行人對人民幣債券的興趣濃厚,他們也正密切關注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機遇。” 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第三位貿易融資貨幣和第五位外匯交易貨幣。陶玲表示,下一步,央行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包括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深化金融市場開放;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建立健全金融基礎設施,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服務能力;及統籌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