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香港天文台加強本港水域海水的輻射監測

分享到:
2023-08-29 16:39 |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29日電 (記者 陳卓儀)日本排放核污水後,海洋輻射情況備受關注。近日,香港和內地社交網絡出現一張香港天文台網站“實時香港輻射水平”圖片。香港天文台29日回覆中通社記者查詢表示,該數據一直都有,並非新設的監測。



  據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梁偉鴻介紹,天文台設有輻射監測網絡,由十二個陸地監測站組成,實時監測香港的環境伽馬輻射水平,並非測量海水的輻射水平。環境輻射水平在時間上的變化,一般由降雨、風和氣壓等氣象因素所引致。而輻射水平之地區差異,一般由各地區之岩石及土壤所含有不同的放射性物質所引致。

  根據過去在香港各地區所錄得的數據顯示,香港每小時平均環境伽馬輻射劑量率可以在每小時0.06至0.3微希沃特這範圍內波動。1微希沃特的概念是百萬分之一希沃特,是非常微量的水平。

  因應日本福島的核污水排放,香港天文台在2023年7月開始加密本港水域海水樣本的輻射監測,由原來的每季一次,增至約每月一次。而最新的取樣日期是2023年8月14日。輻射測量結果在天文台網頁公佈。

  取樣方式是從海水三個不同深度抽取,分別為上層(水面下2.5米)、中層(與水面及海床等距)和低層(海床上2.5米)。8月14日取樣的海水報告顯示,上、中、低層均沒有檢出人工伽馬放射性核素,至於氚,上層沒有檢出;中層活度約每公升0.2貝可、低層活度約每公升1.5貝可,均在過去多年的測量結果範圍之內。

  據天文台過去多年的測量結果,香港水域海水樣本所含氚的活度在每公升6貝可之內,並且沒有檢出過人工伽馬放射性核素。

  據介紹,下一次取樣的日期預計在9月上旬左右。換言之,市民若想了解日本排放核污水後本港水域海水輻射水平是否有變化,可留意下一次數據更新。(完)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