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患者日增破千 抓重點齊抗疫才是王道 香港中通社2月10日電 題:香港患者日增破千 抓重點齊抗疫才是王道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 香港新冠疫情再度升溫,短短兩周確診個案逾4000宗。然而,把焦點放在確診數字上已是徒勞,日增破千關,如何應對可能引發的社會防疫危機才是重中之重。 “圍堵”還是“緩疫”、“居安”還是“隔離”、“自檢”還是“強檢”。香港疫情發展至今,很多防疫抗疫措施已沒有標準答案,甚至身處同一小區,也要視情況因人而異。 隨著確診人數暴發,香港防疫設施暫已跟不上疫情傳播速度。 香港公立醫院隔離病房及病床現時使用率高達九成;急診室普通求診者和新冠求診者界限模糊;醫護人員人手不夠,陡然增加疫情傳播風險。 現時港人幾乎只要出門,“安心出行”就會有感染風險通知。農曆新年過後,全港檢測站無一不是爆滿,皆需排幾小時的隊伍才能接受檢測。售賣自助檢測盒的門店,上午還未開門就排出20米長龍。疫苗接種站官網預約更已排到一個月以後。 本以防疫為目的的行為,卻因人擠人的環境風險大增。醫院、檢疫站現在變成了染疫高危區,甚至連居家都存在染疫風險。 政府8日起將竹篙灣部分隔離設施約600個單位,改為收治新冠輕症患者,緩解醫院壓力。密接者及次密接者則實施“居安抗疫”計劃,目前已有近千名港人接受4天或14天居家檢疫,個案遍布港九新界。 然香港“鴿子籠”式居住環境,沒有獨立房間、洗手間供隔離使用,可能使這項措施增加全家甚至整棟樓染疫隱患。香港現時也有多棟居民大廈出現垂直或橫向傳播的暴疫。被感染人在未知情況下出門購買物資,不敢想象將再增添多少傳播鏈。 不少市民選擇北上“避毒”,近兩日深圳灣口岸由香港入境人數每日增至2000人,亦發展成人擠人的危險環境。 但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香港市民還是政府面對疫情的來勢洶洶都沒有選擇“躺平”。 香江智匯會長周伯展醫生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與病毒共存理念相當於把新冠病毒當做“流感”。但從各個方面考量,新冠都不屬於“流感”範疇。傳播速度、後遺症、死亡率等問題都比流感嚴重得多,這些問題都不可以接受。 全社會都在積極參與全民抗疫,專家學者不斷建言獻策,企業也發聲將盡最大努力保障香港貨物供給,呼籲大家不需著急出門搶購。 有專家建議,社區檢測地不足,可借用已停課的學校場地;亦有學者表示,不反對全民禁足一周,但要保證數以百萬計市民的膳食安排;還有媒體發聲,對於人手不足問題,呼籲公務員團隊出動。 政府7日晚重啟“火眼實驗室”,廣東省政府也已派人協助,令香港每日核酸檢測量增至30萬。專家預計未來一周,在大量檢測下,香港新冠確診數字仍處於上升期,但屬“短時間的痛苦”。三至四周後香港將達9成接種率,屆時傳播將會減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