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美國《國家地理》指台灣藻礁議題遭當局政治化操弄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16日電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因近期一篇有關台灣藻礁保護的報道遭民進黨網軍“出征”,該雜誌在社交媒體以“誰讓藻礁成為激情對決的戰場?”回應表示,無論是藻礁、“萊豬”進口、核能甚至是新冠防疫與疫苗,都遭到台灣執政黨一再政治化、兩極化,最後成為政治與激情的對決。 《國家地理》雜誌表示,距台灣“珍愛藻礁公投”僅有1個多月時間,為釐清爭議,該雜誌社數度在疫情中前往桃園大潭藻礁地區,訪問多位學者專家,希望在”公投”前夕讓讀者更深入認識這個攸關生態、環保、經濟、能源的問題。 由於台灣的能源發展規劃,需要大量增加天然氣進口,當局選址大潭藻礁位置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來儲存燃氣,以確保發電穩定。《國家地理》指出,該議題已有許多學者與保育人士經奔走十多年,但當局並未避免民眾在經濟與保育之間面臨二選一的局面,導致民眾需經“公投”做出艱難的抉擇。 《國家地理》認為,大潭藻礁不是單一個案,核能、萊豬進口,甚至防疫與疫苗,原本應基於科學探討,理性對話,卻一再被民進黨政治化、兩極化,最後成為政治與激情的對決,這種處理模式如果不改變,台灣當局與民眾最終都將陷於作繭自縛的困境,“真相與科學只會離我們愈來愈遠”。(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