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集

香港古蹟:高街2號

分享到:
2024-09-18 17:4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   位於香港西營盤高街2號的舊精神病院於1892年落成,最初是設計及建造為醫院人員住所。1939年,為紓緩鄰近的精神病院的擠迫情況,大樓改建為精神病院女病房,因此大樓同樣被稱為“精神病院”。1916年,隨著青山醫院於同年正式啟用,大樓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1971至1998年間大樓一度空置,1998年重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保留了極為罕有的花崗石立面。由於大樓在1939至1961年曾用作精神病院的新增病房,本地居民稱之為“舊精神病院”。此外,大樓又稱為“高街鬼屋”。(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位於香港西營盤高街2號的舊精神病院於1892年落成,最初是設計及建造為醫院人員住所。1939年,為紓緩鄰近的精神病院的擠迫情況,大樓改建為精神病院女病房,因此大樓同樣被稱為“精神病院”。1916年,隨著青山醫院於同年正式啟用,大樓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1971至1998年間大樓一度空置,1998年重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保留了極為罕有的花崗石立面。由於大樓在1939至1961年曾用作精神病院的新增病房,本地居民稱之為“舊精神病院”。此外,大樓又稱為“高街鬼屋”。(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位於香港西營盤高街2號的舊精神病院於1892年落成,最初是設計及建造為醫院人員住所。1939年,為紓緩鄰近的精神病院的擠迫情況,大樓改建為精神病院女病房,因此大樓同樣被稱為“精神病院”。1916年,隨著青山醫院於同年正式啟用,大樓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1971至1998年間大樓一度空置,1998年重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保留了極為罕有的花崗石立面。由於大樓在1939至1961年曾用作精神病院的新增病房,本地居民稱之為“舊精神病院”。此外,大樓又稱為“高街鬼屋”。(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位於香港西營盤高街2號的舊精神病院於1892年落成,最初是設計及建造為醫院人員住所。舊精神病院立面呈L形,內有寬闊的遊廊,較長的一邊面向高街,較短的一邊面向東邊街。這座建築大量採用早期巴洛克式細節,包括寬闊的拱形遊廊和下方的粗琢花崗石塊,予人剛健有力、堅不可摧之感。外牆的磨光琢石線腳、檐口、隅石、腰線精巧雅致,與厚重粗琢花崗石塊對比鮮明。此外,山牆、小尖塔、裝飾性的女兒牆和遊廊的熟鐵欄杆扶手裝飾,使大樓更見優雅。(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位於香港西營盤高街2號的舊精神病院於1892年落成,最初是設計及建造為醫院人員住所。舊精神病院立面呈L形,內有寬闊的遊廊,較長的一邊面向高街,較短的一邊面向東邊街。這座建築大量採用早期巴洛克式細節,包括寬闊的拱形遊廊和下方的粗琢花崗石塊,予人剛健有力、堅不可摧之感。外牆的磨光琢石線腳、檐口、隅石、腰線精巧雅致,與厚重粗琢花崗石塊對比鮮明。此外,山牆、小尖塔、裝飾性的女兒牆和遊廊的熟鐵欄杆扶手裝飾,使大樓更見優雅。(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位於香港西營盤高街2號的舊精神病院於1892年落成,最初是設計及建造為醫院人員住所。舊精神病院立面呈L形,內有寬闊的遊廊,較長的一邊面向高街,較短的一邊面向東邊街。這座建築大量採用早期巴洛克式細節,包括寬闊的拱形遊廊和下方的粗琢花崗石塊,予人剛健有力、堅不可摧之感。外牆的磨光琢石線腳、檐口、隅石、腰線精巧雅致,與厚重粗琢花崗石塊對比鮮明。此外,山牆、小尖塔、裝飾性的女兒牆和遊廊的熟鐵欄杆扶手裝飾,使大樓更見優雅。(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