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立陶宛為何一再挑戰中方底線?

分享到:
2021-08-11 11:06 | 稿件來源:新京報外事兒

【字號:

  8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決定召回駐立陶宛大使。而晚些時候,立陶宛外交部官網發表聲明回應,稱對中國的這一舉動表示遺憾,但其重申將本著一個中國原則,決心像歐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尋求與台灣建立互利關係。

  中國與立陶宛於1991年建交,今年恰逢中立建交30周年,但此前較為穩定的兩國關係在近幾年有了巨大的變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對新京報表示,在對華態度的轉變上,立陶宛新政府的政策變化、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以及其外部環境的變化是主要原因。外交學院國際關係所教授周永生表示,立陶宛主要是出於政治站隊的考慮和台灣加強聯系。

  立陶宛對華態度為何發生轉變?

  1991年9月14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田曾佩同立陶宛外交部第一副部長沃·卡特庫斯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建交聯合公報》,決定兩國自1991年9月14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根據公報內容,立陶宛共和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陶宛共和國政府承諾不和台灣建立官方關係和進行官方往來。

  崔洪建表示,中國和立陶宛的外交關係在過去一直比較平穩。但立陶宛這一屆新政府上台後,對華政策有了一些變化。

  新華社報道指出,2020年10月,立陶宛中右翼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人黨主導的執政聯盟上台,隨後立陶宛對華政策風格明顯轉向激進。

  崔洪建認為,此前幾年,經貿合作還是整個國際形勢的主題,共同發展才是主流。2017年,立陶宛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歡迎,希望通過該倡議加強亞洲和歐洲的互聯互通。

  但在2019年2月,立陶宛對華態度發生重要轉變。其安全部門在報告中將中國稱為“國家安全威脅”。立陶宛總統瑙塞達2019年7月表示,不支持吸引中國投資參與克萊佩達港口的現代化建設,稱中國投資“可能會威脅立陶宛國家安全”。

  崔洪建表示,近幾年來,整個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在目前中美競爭的背景下,美國想通過影響波羅的海國家來影響歐盟,同時,波羅的海國家也被美國當作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

  他認為,立陶宛對華態度的轉變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問題不斷積累後產生的變化。

  周永生對新京報表示,立陶宛主要是出於政治站隊的考慮來和台灣加強聯系。歐洲一些國家無端指責香港國安法的通過等問題,立陶宛作為歐洲國家,在這樣的氛圍中,與中國在心理上拉開了距離,立陶宛國內的右翼勢力開始滑向反華的一面。

  美國在其間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據外交部網站介紹,立陶宛是歐洲的一個小國,也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面積為6.53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萬。1944年蘇聯軍隊進入立陶宛,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並加入蘇聯。1990年,立陶宛通過恢復獨立宣言,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立陶宛在軍事上同美國聯系密切。去年12月,立陶宛與美國簽署合同,增購價值1000萬美元的“標槍”中程反坦克導彈系統。立陶宛在2002年曾成為首個從美國采購該型號導彈的國家。

  據新華社報道,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在2019年競選時曾強烈支持美國加強在其境內部署的軍事力量,希望用以“威懾俄羅斯”。他還支持鄰國波蘭邀請美國在境內設永久性軍事基地的要求。

  崔洪建表示,立陶宛作為北約成員國,對美國有較強的“安全依賴”。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後, 立陶宛認為同俄羅斯之間“安全關係緊張”。 美國則對此加以利用,和北約成員國在波羅的海開展了多次軍事演習,這表面上是想給波羅的海國家提供安全感,但實際上進一步強化了波羅的海國家與俄羅斯的對立情緒。

  從目前整體背景來看,立陶宛是在和中國制造一些矛盾和事端,想以此來向美國示好。

  周永生認為,美英等國在歐洲和西方發達國家中煽風點火,企圖建立國際反華陣線。立陶宛願意選邊站隊,實際上還是一種冷戰意識和對壘意識在作怪。

  如何看待立陶宛外交部的回應?

  8月10日下午晚些時候,立陶宛外交部官網發表聲明,稱已獲知中國召回駐當地大使的決定,並對中國的這一舉動表示遺憾。但其重申,本著一個中國原則,立陶宛決心像歐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尋求與台灣建立互利關係。

  崔洪建表示,立陶宛方聲明里說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這不能只是一句空話,在這一原則之下就不能做出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的表示行為,所以這個表態其實是一種“狡辯”。

  這份聲明其實也表明,立陶宛方面目前還在評估中方的反應情況,還沒想好下一步對策。他們目前在口頭上並不敢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不敢承受違背這一原則的代價和後果。但另一方面,立陶宛方還表示要和台灣建立互利關係。其實很多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都和台灣有經貿上的互利合作,但是這個關係只能是經貿上的,不能上升為政府官方的實質性關係,因此此次立陶宛宣布允許台灣設立所謂的“代表處”,就是突破了中方的底線,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而其聲明里還提到“決心像歐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尋求與台灣建立互利關係”,崔洪建認為,立陶宛如此表態是想把歐盟也拉進來。在台灣問題上,歐盟大多數國家與中方並無矛盾和分歧,只有個別國家偶爾有一些“小動作”,但目前只有立陶宛一個國家在政府官方層面和中國產生這樣的矛盾。因此,立陶宛想要在這一事件上拉動其他歐盟國家的可能性不大。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