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雖然已經死了56萬人,但美國是抗疫贏家”

分享到:
2021-04-20 10:16 | 稿件來源:觀察者網

【字號:

  美國是全球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感染已超過3166萬,死亡人數超過56萬。然而,美國知名時事刊物《外交政策》雜誌卻發表了一篇令人大跌眼鏡的文章,聲稱美國已經“後來居上超過中國”,成為“疫情最後的贏家”。

  4月16日,美國外交學者、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基辛格全球事務中心傑出教授哈爾·布蘭德斯(Hal Brands)在《外交政策》網站上發表評論文章,題為“美國後來居上贏得疫情勝利”。他聲稱,盡管美國的死亡人數還在增長,但美國已“從疫情中恢復”,將成為“贏家”,中美兩國在疫情中的表現“只會讓世界更偏向於美國”。

  在這篇文章自稱“勝利”的同時,美國還遠未擺脫新冠疫情的陰影。美媒指出,美國部分州的新冠病例仍在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新冠病毒依然在美國活蹦亂跳”。

《外交政策》文章截圖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是抗疫失敗者”

  《外交政策》的這篇文章提到,各國和社會各界對於疫情的看法在過去一年經歷了很大的轉變。在疫情暴發初期,一些反華勢力將其比作“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任美國商務部長羅斯還認為這是個“摧毀中國經濟”的契機。

  但在中國果斷地調動全國力量、加強衛生防疫措施後,中國得以快速控制住疫情,轉而重振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到2020年年中的時候,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恢復了疫情前的常態。

  而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抗疫表現與中國截然相反的美國,此時反而被人們普遍視作是失敗者。文章指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美國政府領導混亂,技術官僚機構表現失敗,公共衛生措施被政客政治化,聯邦政府和地方缺乏協調,這對美國的力量造成嚴重打擊。

  布蘭德斯認為,美國在新冠疫情中的各種亂象表明,美國的社會割裂已經達到一個嚴重的地步,美國甚至無法就這種全體國民面臨的威脅達成一致。美國的“國際聲望”因此遭受嚴重打擊。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的一項報告就顯示,美國的國際支持率在疫情期間大幅下降,其中一大關鍵原因就是美國的抗疫無能。

  此外,美國同期還發生了種族歧視問題,總統大選也是“奇葩”事件不斷,這無疑都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的負面印象。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報告:“美國國際形象直線下降,因為多數人認為其抗疫表現糟糕”

  文章稱,這就給了中國一個“擴大多領域影響力機會”。中國開始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對待外交事務,在台海、中印邊境等問題上也表現出堅定的立場,“更願意在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種接受風險和摩擦”。

  布蘭德斯聲稱,在這種種因素的影響下,疫情給中國的“對外政治宣傳”帶來了“幫助”;而美國各方面的缺陷都暴露出來,給美國的盟友帶去“令人擔憂的記憶”。一些人開始認為,新冠疫情或許會成為美國版的“蘇伊士運河危機”,讓這個超級霸權走向衰落。

  “雖然美國已經死了56萬人,但美國其實是贏家”

  但隨後這篇文章突然話鋒一轉,拋出了一項完全相反的觀點。它認為,盡管美國已經有56萬人死於新冠疫情且死亡人數還在增長,但美國已經“後來居上”,成為疫情最後的贏家,中國反而會“陷入全面劣勢。”

  布蘭德斯首先污蔑中國“隱瞞疫情”,攻擊中國“不願提供有關疫情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可靠信息”,“系統性欺騙外部世界”,“加價出售劣質醫療產品”,中國的表現“被誇大了”。然而,文章並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來證明這些荒謬的說法。

  接著,他就開始大肆吹噓美國取得的“真正成就”。他聲稱,“美國癱瘓的印象其實是種誤導”,美聯儲靠開動印鈔機註入數萬億美元已減緩了疫情的短期損害;疫苗計劃則推動美國在“創紀錄的時間內”開發了新冠疫苗,帶來了“豐厚回報”,有望通過疫苗接種“快速實現群體免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到2024年美國的GDP將高於疫情前的預測,這也成為文章吹噓美國成就的一大依據,稱美國將會成為“表現最為出色的主要經濟體”。

  布蘭德斯據此認為,美國利用“技術創新”這一優勢“挽救了自己”,雖然美國疫情已經導致56萬人死亡,但美國不是疫情的“受害者”,反而將居於“日益強大的地位”。他還將疫情比作兩次世界大戰,稱其符合美國“開始時表現糟糕,隨後通過戲劇性轉折贏得勝利”的“歷史模式”。

  “新冠疫情確實給美國帶來了可怕的死亡,超過56.4萬人死亡,而且數字還會更多。但在疫情暴發一年多之後,是該重新定義誰才是‘贏家’誰才是‘輸家’了。我們已經度過危機的一部分,這痛苦地展示了美國的弱點和中國的優勢。但隨時間推移,世界對疫情影響的理解只會對美國更有利。”文章寫道。

  布蘭德斯還給美國政府出了幾個主意,認為美國應當抓住當下的機會,向全世界宣傳美國才是“抗疫的勝利者”,宣傳美國所謂的“開明領導”,美國依然有很好的機會把自己宣傳成“全球抗疫領導者”。

  最後,文章煞有介事列舉了幾項中國的“弱點”作為對比。它聲稱,中國的疫苗“得不到國際認可”,也不如美國疫苗“受歡迎”,所謂“疫苗外交”並不能“博得國際社會好感”;中國在外交事務上的堅定表現也會“打擊中國的聲譽”,招來所謂的“全球力量對抗”。

  《外交政策》雜誌創辦於1970年,創始人為美國知名政治學者、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和他的朋友沃倫·曼謝爾(Warren Manshel),它是美國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時事刊物之一。

  美國抗疫真的“後來居上”了嗎?

  文章對於中國抗疫表現的攻擊,不過只是在復讀美國政客和媒體們老生常談的“陰謀論”。對於這些問題,中國外交部已多次作出解釋。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4月1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採取了最硬核的防控措施,毫無保留地與各國分享防控診療經驗,為世界守住了疫情防控的關鍵防線,為各國爭取了應對疫情的寶貴時間。

  “中國抗疫努力概括起來是四個詞:公開、透明、科學、負責。反觀美方呢?概括起來也是四個詞:甩鍋、推責、污名化、政治化。美方某些人一提起疫情就拿中國說事兒,這種做法極不道德,極不負責。中方絕不接受。”趙立堅說。

  而所謂中國疫苗“不被認可,不受歡迎”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純屬《外交政策》和布蘭德斯一廂情願的妄想。

  4月1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人人有疫苗”部長級特別會議上介紹,中國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合作,中國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廣泛認可,已在80多個國家獲得授權使用,正在向80個有急迫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

  更重要的是,盡管布蘭德斯的文章堂而皇之地聲稱美國已經“後來居上”成為“抗疫贏家”,但實際上美國壓根還沒有擺脫新冠疫情的陰影。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021年4月19日5時20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31666205例,累計死亡病例567198例。在過去約23小時裏,美國新增確診病例42767例,新增死亡病例325例。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圖

  布蘭德斯在文章中把新冠疫情比作一戰和二戰,可美國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遠遠超過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陣亡總和,且還在持續增長。美國現在自稱“疫情贏家”,似乎並不那麽有說服力。

  《華盛頓郵報》在4月16日的報道中更是提到,在美國部分地區的疫情確實已得到緩和,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州狀況嚴峻。報道稱,在過去兩周時間裏,美國超過33個州的感染病例呈現增長趨勢,“新冠病毒仍在美國活蹦亂跳”。

視頻

更 多
在香港過中秋節太熱鬧!月餅圖案香港上空高高掛起 飛龍各區遊走
李家超:中央贈港大熊貓計劃9月底抵港 盼望年底與公眾見面
香港火龍起舞氣氛濃 萬人空巷迎中秋
香港功夫影星徐少強因病逝世 享年73歲
【灣區行·撞見專精特新】就在深圳 想不到還有這麼多“隱形冠軍”
這個萬聖節 來香港樂高探索中心參加狂歡派對!
【通講壇】西班牙突然“轉向” 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有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