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北極的這場選舉,美媒又@中國靠近北極的格陵蘭島議會選舉,卻吸引了世界多家主流媒體的關註,其原因是本次選舉與島上的稀土礦項目的前景密切相關。采礦公司曾表示,這個項目“有望成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稀土來源”。而美國媒體又將其與中國利益聯系起來。 綜合《紐約時報》和路透社7日報道,當天,格林蘭議會選舉結果出爐:最大的反對黨、因紐特人黨(Inuit Ataqatigiit,IA)在選舉中獲得了37%的選票,超過三分之一門檻,成為議會最大黨派。而執政黨前進黨(Siumut,中左翼)只拿到了29%的選票。 因紐特人黨這次的主張,就是反對批準澳大利亞格陵蘭礦業公司(Greenland Minerals)開采島嶼南部科瓦內灣(Kvanefjeld)的一個大型稀土礦場。 據中國外交部編寫的《世界知識年鑒》介紹,因紐特人黨在島內政治光譜上屬於極左翼,於2013年成立並首次參加選舉,反對上屆政府出臺的《采礦項目法案》,要求修訂改法案,防止采礦業引進大批外籍勞工導致當地工人失業。 格陵蘭礦業公司註冊地在澳大利亞,在澳交所上市。據SimplyWall信息顯示,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是中國稀土公司——盛和資源(600392),持有約10%。第二、三大股東分別是註冊在南非和瑞士的投資公司PETO INVESTMENTS和Dolefin SA,分別占有2.9%和0.8%的股份。公司最大的22名股東合計持股不到50%。 《華爾街日報》8日報道就將其解讀為,“中國在格陵蘭的野心,撞上了地方政治和美國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報道還認為,格陵蘭近年來在地緣政治中的角色越來越突出。報道稱,美國、中國、歐盟近年都在格陵蘭爭奪影響力,該地區因為氣候變化正在經歷轉型。氣候變化、冰川融化,讓北冰洋出現新航道以及資源采集的可能性。 事實上,格陵蘭此輪選舉的核心議題,也是這個采礦項目。圍繞該項目,格陵蘭議會內部此前引發了政治分歧。 執政黨前進黨支持給采礦項目開綠燈,為格陵蘭最終脫離丹麥而獨立打好經濟基礎。但是,議會內和前進黨聯合執政的民主黨,卻反對該項目,導致執政聯盟分化、失去多數席位,於是原定於明年舉行的議會選舉提前到今年4月。 一句話概括,這是一場因為島內稀土礦產引發的選舉。 因此,這場選舉也引發了全球礦業公司的關註。因紐特人黨需要找到別的政黨組成執政聯盟。但他們的勝利,給這個稀土項目的命運打上問號。 格陵蘭礦業公司曾表示,這個礦場“有機會成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稀土來源”,還能產鈾。選舉結果出來後,該公司尚未回復《紐約時報》的置評請求。 多年來,在執政黨的支持下,礦產項目一直在推進中。格陵蘭政府給予公司鉆探許可,但並未最終下達采礦許可。 格陵蘭島位置。科瓦內灣(Kvanefjeld)稀土礦位於島嶼南端 (BBC截自Google Earth) 格陵蘭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大陸)島嶼,位於北美洲東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終年嚴寒;人口約5.6萬人,其中因紐特(愛斯基摩)人占多數。島上自然資源豐富,陸上和近海石油以及天然氣儲量也相當可觀。格陵蘭是丹麥的海外屬地,但從1979年開始自治,其外交、貨幣和國防仍由丹麥政府代管。 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提出購買格陵蘭的想法,但這一提議被丹麥和格陵蘭政府拒絕。 去年4月,格陵蘭政府宣布接受美國提供的1210萬美元經濟援助。美國高級官員聲稱,此舉是抗衡中國擴展在北極地區影響力的一項重要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