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美媒:中印都建成了公共廁所網絡,美國沒有

分享到:
2021-03-09 14:53 | 稿件來源:觀察者網

【字號:

  機場、高速公路、電網……美國有許多基建急需升級,但“人有三急”,《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普利策獎得主尼古拉斯·克裏斯托弗(Nicholas Kristof)3月6日發表評論,直指一個許多美國人身邊的問題——公共廁所的缺失。

《紐約時報》社論截圖

  據當地媒體《河畔時報》2019年報道,密蘇裏州弗格森市,一對夫婦帶孩子在公園玩耍,兩歲的兒子需要小解,由於找不到廁所,家長帶孩子在灌木叢中上廁所。隨後,一名警察以兒童照管不良,將這對夫婦逮捕,並拘禁9小時。之後,當地法官將他們定罪。

《河畔時報》報道截圖

  2012年,在奧克拉荷馬州,一名警官給一年僅3歲的孩童開出2500美元的罰單,因為這名兒童隨地小便。這件事引發關註後,警官被解雇。2014年,這名警官起訴了市政廳。

  克裏斯托弗在《紐約時報》寫道,美國應當做得更好。“日本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共廁所,無處不在,幹凈整潔,而且都配有衛生紙。”

  “幾乎每個工業化國家都比美國更‘膀胱友好’,”克裏斯托弗認為,“即使沒有美國富裕的國家,例如中國和印度,也都建成了公廁網絡。”文章稱,美國不是為(需要)尿尿的人設計的。克裏斯托弗採訪一名叫馬克斯·麥克恩迪爾(Max McEntire)的58歲流浪漢。麥克恩迪爾說,“我用車子或灌木叢打掩護(上廁所)。到我這個年紀,身體想大小便根本等不了。”

  “到夜裏,你還能看見一些男男女女在排水溝大小便。人們失去了尊嚴。”他說。

  作者稱,不僅是流浪漢不便,出租車司機、快遞小哥、遊客、帶孩子的父母等等,都在一個似乎忘記人類基本需求的環境中生活。

  克裏斯托弗指出,商業設施也沒能幫助解決問題,因為許多商店規定需要在裏面購物才能用廁所。

  “城市的宜居性也變差了,露天排便已成為一個公共衛生威脅。美國費盡力氣形成了狗主人撿起寵物排泄物的新常態,但在人類排泄物方面卻不進反退。”

  《紐約時報》介紹,美國在19世紀也在許多城市設立了許多公共廁所,當時的叫法是“公共小便池”(public urinals),到20世紀,又新建了一些“舒適站”(comfort stations),但在近些年,這些設施都隨著公共支出削減關閉了。

  克裏斯托弗稱,應當學習別國的成功經驗,例如印度就成功地將公共汽車改造成幹凈的公廁。

印度電影《廁所英雄》海報

  不得不提的是,公共廁所也曾是中國公共設施的短板。

  30多年前,中國“廁所革命”就已開始;90年代,國家開始推進農村廁所的改革。到2003年底,全國有約10.79萬座公共廁所。2015年起,我國領導人多次提出農村和旅遊景點的“廁所革命”,公共如廁環境已大大改善,特別是城市公廁不斷升級,還出現許多新型廁所。不過在農村,廁改仍在路上。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原駐會副主任淩振國對《人民政協報》稱,“一些農村露天廁所蒼蠅、蚊子滿天飛,臭氣熏人,排泄物無法收集處理,嚴重汙染環境,還可能引發一些呼吸道、腸道疾病。”

  其他專家介紹,“到目前,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了68%以上。”但是廁改“不能重‘面子’輕‘裏子’”,要把“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