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洪災是美國核裝置所致?BBC曝出“監視中國”的故事月初,印度阿肯德邦雷尼村(Raini village)遭到洪水侵襲時,村民們一度驚慌失措。盡管科學家們研究稱,斷裂的冰川是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但村民們大多並不買賬。因為他們相信真正的原因是:埋藏於高山上的積雪和巖石之下的核裝置發生了“爆炸”。 順著這些村民的猜測,BBC在2月21日的報道中曝出了一個“美國監視中國”的間諜故事: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與印度情報局(IB)曾合作將核裝置放置在喜馬拉雅山脈兩側,以監視中國的核試驗和導彈發射。而在這過程中丟失的核裝置,沒有人知道將來它們會產生什麽影響或釋放何種放射性物質。 據《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10日報道,洪災當日,不少居民都聞到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刺鼻性的氣味,這氣味十分強烈,以至於他們在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呼吸。 “冰川怎麽可能在冬季斷裂呢?”該村的負責人桑格拉姆·辛格·拉瓦特(Sangram Singh Rawat)也表達了他的疑惑,他認定這些核裝置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冰川斷裂,並呼籲政府著手調查,找到這些“罪魁禍首”。 BBC指出,村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擔憂,其實是源於一個間諜活動的故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而這個故事講述的,正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與印度合作,在喜馬拉雅山脈兩側安裝核動力監測裝置,以監視中國的核試驗和導彈發射。 綜合《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和“Rock and Ice”網站的報道,當時,美國在中國境內還沒有可靠的間諜網絡,而且要想部署有效的間諜衛星還需很多年。因此他們便想通過印度監視中國的核能力。美方在詢問過印度政府是否可以在山脈安裝檢測設備後,得到了印度政府的認可,兩國便著手實施秘密監測計劃。 文章指出,1965年10月,印度和美國的登山者們本打算將七個“鈈膠囊”和重達57公斤的監控設備放置在印度境內第二高峰,海拔7816米的楠達德維山(Nanda Devi)上。據悉,楠達德維峰位於印度東北角與中國接壤的邊界附近,屬於喜馬拉雅山脈,地理位置極佳。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迫使這一行人停下前進的腳步,一條6英尺長的天線、兩台無線電通訊裝置、一個電源組和“鈈膠囊”被留在了山坡處一個被風遮蔽的“隱蔽的裂縫”裏。 “我們必須下來,否則很多登山者就會為之喪命,”其中印度登山隊的領隊曼莫漢·辛格·科利(Manmohan Singh Kohli)曾向《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講述了他的經歷,並表示當時他們打算日後擇期再次進行嘗試。 但當這些登山者在第二年春天重新回到楠達德維山,試圖找回這些裝置時卻發現,這些裝置都“消失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們對楠達德維山進行多次探險,均搜尋無果。沒有人知道那場暴風雪之後,那些“鈈膠囊”經歷了些什麽。 報道稱,探險活動在印度一直都是秘密展開的,直到《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1978年刊文稱,為監視中國,美國中央情報局已雇傭美國登山者將核動力裝置放置在喜馬拉雅山的兩座山峰上。1965年的第一次探險,以儀器的丟失而告終;2年後,進行了第二次探險,一位前中央情報局官員形容為“部分成功”;1967年,第三次嘗試成功了。14名美國登山者,用了三年時間,在喜馬拉雅山脈上安裝了針對中國的監控裝置。 據《今日印度》(India Today)消息,1978年4月,這一嘗試得到了時任印度總理莫拉爾吉·比·德賽(Morarji Bhai Desai)的證實,他透露,印度和美國曾展開“高層”合作,在楠達德維山安裝這些核動力裝置,但德賽並沒有透露任何有關任務完成度的消息。 此話一出,無疑是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 同月解密的美國國務院電文稱,當時,大約有60名抗議者舉著“中情局離開印度”和“中情局正在汙染我們的水域”的標語,在美國駐印度大使館外反對“中央情報局在印度的活動”。 當年嘗試放監測設備的印度登山者科利現已90歲了,2018年他接受采訪時曾提醒道:“監測設備非常熱,一旦它接觸到冰川便會開始下沈,直至觸及巖石,才會保持在那裏。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嘗試定位他的位置,”科利補充道,鈈膠囊的壽命大約為100年,目前看來還剩35年左右,如果不慎落入河中,河水可能會受到汙染、居民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導致死亡。 據BBC報道,一名登山者指出,雷尼村的一個小型監測站仍定期對河水和沙子進行放射性檢測,但尚不清楚是否有汙染跡象。而對於在喜馬拉雅山上丟失的核裝置,至今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它們發生了什,也沒有人知道,將來它們會產生什麽影響或釋放何種放射性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