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澳大利亞在人權“黑記錄”上又添一筆

分享到:
2021-01-28 16:08 |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

【字號:

  在澳大利亞國慶節當天,澳多地卻鬧了起來。據《澳大利亞先驅報》26日報道,為抗議“國慶日”的種族主義色彩,多地爆發遊行示威活動。

  多年來,澳大利亞政府頻頻在國際場合就別國所謂“人權問題”說三道四,卻在本國原住民問題上極力掩飾。據統計,占澳大利亞人口3.3%的土著,卻占監獄囚犯人數的28%,是世界上受監禁最嚴重的族群。有分析稱,澳大利亞將自己描繪成“人性燈塔”是徹頭徹尾的虛偽行徑。

  “廢除國慶日!”

  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第233個國慶節。在這個以“國慶”命名的日子裏,成千上萬澳大利亞民眾卻湧上街頭。他們身著土著服裝,揮舞著土著旗幟,抗議種族主義及土著族群遭受的不公正對待。

  據澳大利亞SBS電視台報道,抗議活動席卷悉尼、墨爾本、布裏斯班、阿德萊德等主要城市。在墨爾本,多達5000人參加遊行;在阿德萊德,約有4000人聚集在一起靜坐抗議;在霍巴特,數千名民眾湧上街頭……

  現場視頻顯示,抗議者高喊“(澳大利亞)永遠是原住民的土地”的口號,舉著“廢除國慶日”“不要以種族滅絕為榮”“這分明是入侵日!”等標語牌,指責“國慶日”非法,抗議土著居民遭受不公正待遇。據估計,當天至少有5萬人參加抗議活動。

  據《每日郵報》報道,參加遊行活動的人表示,這次活動是為了兩件事。一是要求澳大利亞政府更改國慶日的日期並禁止在當天舉辦慶祝活動。二是要求為每一個澳大利亞土著人提供100萬美元(約647萬人民幣)的補償金。

  抗議活動引發了警民衝突。僅在悉尼,至少已有5人被捕。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在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中,有四名參與者被捕。其中,兩個人將被控違反新冠措施,一人將被控妨礙警務工作,另一人則將被控毆打警員。

  抗議活動發生後,為緩和局勢,新南威爾士州州長拉迪斯·貝雷吉克利安發表講話稱,“我們必須認識到,作為一個成熟和正義的國家,今天是我們一些原住民遭受痛苦的日子……我們不應該忽視歷史的每個方面,遺漏那些鑄就澳大利亞今天的裏程碑。”

  這番“和稀泥”的講話顯然沒有得到多少認可。一位名叫琳恩·沃森的原住民抗議者稱,1月26日是“我們的人民被屠殺、兒童被掠走、土地被竊取開始的日子”,讓原住民在這個日子慶祝國慶節“令人無法接受”。

  國慶日還是“入侵日”?

  在澳大利亞,“國慶日”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紐約時報》這樣寫道,對於一些澳大利亞人來說,國慶日是一個在海灘放松和燒烤的機會。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是澳大利亞對待原住民的恥辱標誌,是讓人們想起曾經那些殘忍殖民經歷的“入侵日”。

  1788年1月26日,英國船長亞瑟·菲利普駕船帶著一班英國囚犯,抵達澳洲大陸。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和流放犯人的地點。英國殖民者屠殺土著人並將他們趕到不毛之地。

  1994年,澳大利亞開始將1月26日作為公共節日。在澳大利亞土著人眼中,所謂“國慶日”就是“入侵日”。澳大利亞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呼籲“修改國慶節”的抗議活動,提醒人們關註土著人所面臨的不公正待遇。不過,這種吶喊並沒有帶來實質上的改變。

  一個澳大利亞反種族主義非營利組織曾開展一項調查研究,仔細檢閱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九號電視網(包括《悉尼先驅晨報》和《時代報》)、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和十號電視網的315篇社評文章後發現,澳大利亞穆斯林、澳大利亞華裔和澳大利亞原住民是受到種族主義攻擊的最大群體。

  該組織項目經理珍妮弗·麥克林表示,這種“高得驚人的數據”對目標社區產生了重大的現實影響。“這意味著種族主義不僅仍在主流媒體社評中普遍存在,而且形式也越來越模糊,具有欺騙性,或暗中影射。”

  澳大利亞律師聯盟成員、人權問題專家克雷格·巴恩斯曾刊文指出,澳大利亞土著只占澳大利亞人口3.3%,卻占監獄囚犯人數的28%,是世界上受監禁最嚴重的族群。巴恩斯還表示,澳大利亞土著的健康和教育狀況非常糟糕,2015年至2017年出生的土著預期壽命為71.6歲,遠低於白人男性的80.2歲和白人女性的83.4歲。

  “自從233年前英國人到達澳大利亞以來,原住民一直在反抗殖民,為正義而戰、反對種族滅絕,但他們的努力收效甚微。”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原住民政策研究員詹姆斯·布萊克韋爾說道。

  “徹頭徹尾的虛偽行徑”

  原住民種族歧視問題只是澳大利亞人權“黑記錄”的冰山一角。

  1月20日,澳大利亞政府因原住民家庭兒童監禁率過高,遭到超過30個國家在聯合國譴責。澳大利亞之前就有將當地土著人的孩子被從父母身邊搶走,並交給白人撫養的現象,受到聯合國的強烈譴責。

  據英國《衛報》報道,包括加拿大、德國、法國、意大利、希臘、瑞典、西班牙、波蘭、葡萄牙和墨西哥等國家,呼籲澳政府提高刑事責任年齡(即法律規定的行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年齡)。自2004年以來,多個聯合國機構敦促澳大利亞結束離岸拘留的做法。但每一次,澳大利亞政府都無視這些要求。2015年,面對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的譴責,時任澳大利亞總理托尼·艾伯特輕描淡寫地回應道,“我真的認為澳大利亞人已經厭倦了聯合國的說教。”

  盡管本國種族歧視劣跡斑斑,但澳大利亞政府卻熱衷將自己描繪成捍衛“人權”的全球公民,也頻頻借所謂“自由民主”議題粗暴幹涉他國內政。

  2020年11月,澳大利亞駐阿富汗軍隊被曝出屠殺39名平民和俘虜,引發國際輿論普遍譴責。澳大利亞總理莫裏森卻倒打一耙,妄圖轉移視線。人權觀察組織曾致信莫裏森,提醒澳政府有義務向戰爭罪受害者家屬進行賠償,並對莫裏森聲稱不考慮賠償的說法感到“不安”。

  “澳大利亞無權就人權問題指責別國。”巴恩斯稱,澳大利亞將自己描繪成“人性燈塔”是徹頭徹尾的虛偽行徑。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