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特稿:從拜登與馬克龍通話結果看中美歐三方角力

分享到:
2023-04-23 16:2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23日電題:從拜登與馬克龍通話結果看中美歐三方角力

香港中通社記者 黎金良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7日結束訪華行程後,美國總統拜登20日在相隔差不多兩周後與馬克龍通電話,引起了輿論關注。

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 新華社發

不少媒體都從雙方通話後分別釋出的公報,看出了差異,連日來出現了不同的解讀。其中在台灣議題上,美方寫到雙方“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但法方並未直接提及台灣。

旅法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22日對香港中通社記者分析,從雙方發表的公報來看,這顯示出雙方分歧依舊。

宋魯鄭又從拜登主動與馬克龍通話的舉動,看出美方高度關注馬克龍此次訪華帶來的影響。首先,美國是大國,法國顯得相對弱小,拜登上任後,這是第二次向馬克龍主動通話。上一次是美國搶走了法國660億美元的核動力潛艇訂單,拜登主動通話的目的就是要平息法國的不滿。

宋魯鄭觀察到,馬克龍訪華期間未提起台海話題,其實未引起歐美的過度反應。反而是馬克龍離開中國後接受採訪時表達的“歐洲自主”和不捲入台灣議題等觀點,震動了歐洲部分國家及美國部分政治人物,而美國政府相對比較克制。

宋魯鄭認為,馬克龍選的時間點很有意思,就是在離開中國的時候發表觀點。“這是借助中國的力量來表達對美國的不滿,希望美國改變對待歐洲的方式。這在外交技巧上非常高明,令美國猜測法國這麼有底氣的背後,是否中法達成了什麼秘密協定?”

由這角度看,宋魯鄭認為拜登這次主動通話的目的,就是要化解馬克龍訪華後的言論帶來的影響。但從雙方公報來看,顯然是未能成功。

此外,拜登同時主動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宋魯鄭認為這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馮德萊恩與馬克龍同時去了中國,美國擔心歐盟和法國都與中國達成了共識。二是馮德萊恩與馬克龍的立場有別,畢竟馮德萊恩要顧及整個歐盟的分歧狀態,不能像馬克龍般有較鮮明的表態,可借助馮德萊恩對馬克龍產生影響。

回顧這次馬克龍訪華,宋魯鄭認為有兩點是非常罕見。首先是按照外交慣例,雙方領導人是互訪,但馬克龍訪華打破了這慣例。馬克龍對上一次訪華是在2019年11月,按慣例中國應該先回訪,但馬克龍卻率先訪問中國。由此可見,馬克龍對訪華有迫切性。

另一方面,馬克龍這次訪華,令中法雙邊關係有一個很強烈的外溢效應。“這不單只中法之間,影響到世界上第三方甚至第四方。這一次,我感覺影響最深的是美國,非常突出。”

談到歐美與中歐關係發展,宋魯鄭認為有幾點非常明確。首先,歐洲和美國的利益有很多根本性分歧,例如歐洲在二戰後已不追求霸權,而美國則要當全球霸主,所以對中國崛起的看法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歐洲也不希望成為美國的附庸國。歐盟作為全球的重要力量之一,如果完全依附美國,就沒有立足點。談到法國與美國的關係,宋魯鄭用一句話概括:是盟友但不結盟。事實上,法國一直保持獨立性,不管雙方怎麼合作或發生衝突,都不會打破這個框架,這次馬克龍訪華後的表態亦如是。

宋魯鄭認為,歐洲現在最迫切要解決的有兩個問題,一是怎樣面對俄烏衝突,因為這已經持續一年多,歐洲付出了很大代價,難以持續下去。第二是經歷疫情和俄烏衝突,歐洲經濟陷入困境,如何迅速恢復經濟是重中之重。至於其他與歐洲沒有很直接關係的問題,相信會慢慢被邊緣化。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宋魯鄭認為歐洲不完全追隨美國對中國有利,因為美國想靠自己圍堵中國非常困難,例如美國想限制對華投資,如果沒有歐洲配合,美國退出來的市場就會被歐洲取代。

從這次拜登與馬克龍通話後的結果,也可以看出中美歐之間的角力。因為歐洲很清楚,如果要獨立自主、不做美國的附庸,與中國的關係就非常重要,歐洲不輕易選邊站。(完)


【編輯:胡雪石】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
在香港見到兩個“劉雯”?國際超模教你合影秘訣
香港六大部門反恐演習 現場控制“恐怖份子”!
李家超:習主席講話指明方向 政府將與社會一同奮發改革
李家超夫婦落區中環灣仔 與市民共同感受聖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