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事件”後首“接觸” 美急探中國立場香港中通社北京2月19日電(特約記者 莊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當地時間2月18日在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MSC)期間進行“非正式接觸”。這是自本月早些時候發生無人飛艇事件以來,中美緊張局勢升級之後,兩國之間最高級別的首次“接觸”。對此,中國國際問題學者認為,對話是好事,中國有必要大膽指出美國借氣球事件渲染“中國威脅”的戰略惡意。而美方急著約中方見面,反映出其急切地想知道北京在俄烏局勢中的立場。 當地時間18日,王毅出席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圖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道稱,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美方請求,同布林肯進行非正式接觸。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謂飛艇事件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改弦更張,正視並解決濫用武力給中美關係造成的損害。 外界輿論稱,無人飛艇事件之後,中美外交層之間的互動,遇到了短期內難以消除的障礙。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中美關係正在螺旋式下降,兩國高層接觸有其積極的一面。“對話是好事,借此各方都可以表達自己的關切。”美國炒作氣球事件,借此取消了布林肯訪華行程。美國把很普通的問題政治化,傷害了中美關係,中國官方有必要把美方這些錯誤指出來。 金燦榮認為,當前,美國正在策劃並推動對華新冷戰。美方炒作飛艇事件正是美國這一戰略性需求的例證。 “新冷戰需要什麼?需要民眾的配合。”金燦榮分析說,現在美國兩黨一致把中國當作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提出全方位壓制中國。可是,目前為止,美國民眾還不是很關心。因此,美國高層借飛艇事件炒作,渲染“中國威脅”,想引發美國民眾的恐慌,從而達到美國政客製造新冷戰的戰略目的。 金燦榮表示,當前,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目標很明確,都要在對華態度上展示出比對方更強硬的那一面。共和黨議員提出,拜登沒有第一時間處理飛艇事件,稱其對華軟弱,請他辭職。民主黨則反駁道,特朗普時期,中國飛艇三次飛到美國,白宮也沒作出反應。可以說,美國對華的新冷戰戰略,不僅嚴重惡化了中美關係的氣氛,還加劇了美國國內兩黨之間的惡鬥。 金燦榮認為,“中方的關切點已經表達得很明確。”對於中國而言,要避免中美新冷戰,中國必須發聲,批評美國政客把經濟問題政治化,把安全概念普遍化,把美國國內政治淩駕於國際政治之上。 美急探中國立場 俄烏衝突接近一年,本次慕尼黑安全會議聚焦俄烏局勢。西方也正密切關注北京的反應。金燦榮表示,王毅是“應美方請求”與布林肯進行“非正式接觸”,反映出美方急著與中方見面,直接原因還是俄烏衝突。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行程,王毅即將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之後訪問莫斯科。金燦榮說,現在的俄烏衝突可以被視作“俄北(約)衝突”,當前陷入僵局。在這種局勢下,中國成為一個重要變量。如果中國明確立場,站在俄羅斯這邊,整個局勢會發生根本性變化,這是布林肯著急約王毅見面的一個大背景,說明美方當前急切地想知道北京在俄烏局勢中的立場。 其實,王毅在會議期間已就俄烏局勢專門作答,“中國所做的一切就是勸和促談”,“這場衝突不應再繼續下去了”,王毅重申“中國將繼續堅定地站在對話一邊,站在和平一邊”。(完) 【編輯:李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