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2023年“靈魂”第一問: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3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2日)發表題為《阻止中國的增長不應成為西方的目標》的文章。文章稱,美國和歐洲認為中國“正在走向失敗”的想法是不明智的。與其提出“我們希望中國取得成功還是走向失敗?”等無法“控制”的問題,不如思考一下應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文章稱,一些人對“2023年的危機之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這一觀點表示懷疑。畢竟,在美國總統拜登多次表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與中國開戰,歐盟稱中國為“系統性競爭對手”,以及英國將中國列為“威脅”的情況下,西方并不希望看到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然而,另一些人卻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是符合西方利益的。首先,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中國陷入衰退,那麼整個世界也將陷入衰退。假如中國崩潰了,(例如其房地產行業的崩潰),將波及全球的金融體系。 其次還有道德問題。如果有人希望14億中國人變窮,那麼他們會因此感到內疚嗎?另外,中國的需求和投資對非洲和美洲國家而言也至關重要。那麼他們會願意看到非洲和美洲國家也變得更窮嗎? 工作人員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整理美國國旗資料圖 圖自新華社 這表明了西方國家目前的困惑。從廣義上講,兩種“世界秩序”正在西方政策制定者的腦海中展開較量,一種是基於“全球化”的舊模式,另一種是基於“大國競爭”的新模式。 舊模式強調“合作共贏”,它的論點是經濟的穩定增長對所有人都有好處。新模式認為,一個更富裕的中國將成為一個更具“威脅性”的中國,除非中國的“野心”受到抑制,否則全球的和平與繁榮將“受到威脅”。 文章指出,西方決策者應轉變提出問題的角度。不應是:“我們希望中國取得成功還是走向失敗?”而應是:“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 美國和歐洲認為中國“正在走向失敗”的想法是不明智的,以上述方式提出問題可以避免將西方政策建立在其官員所無法“控制”的事情上。西方不應試圖讓中國變得更窮或阻礙其國家的發展,而應關注一個由更富裕、更強大的中國所組成的新國際環境。 【編輯:王叙】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