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對華新冷戰?拜登明明就是在“幫”中國啊!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16日電 美國《紐約》雜誌14日發表題為《拜登的對華新冷戰可能會適得其反》的文章。文章表示,拜登政府的出口限制不僅無法阻止中國芯片的發展,反而可能會促進其發展,加速中國在先進計算領域實現自給自足,而這將是五角大樓的“噩夢”。 美國《紐約》雜誌報道截圖 文章稱,美國在上個月對中國發動了“經濟戰”。其“敵對宣言”是一份內容複雜的“監管文件”,涉及對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相關美國專業知識的出口限制。這份文件的用意很簡單:如今,阻止中國實現發展目標已正式成為美國的“官方政策”。 然而,如果該政策成功實施,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不僅無法阻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反而會促進其發展。從長期來看,拜登的政策反而會加速中國在先進計算領域實現自給自足。 目前,中國每年要進口價值約4000億美元的半導體。如果中國被排除在全球高端芯片市場之外,那麼有很大一部分購買力將轉向中國國內的芯片製造商。 中國芯片工廠資料圖 圖自新華網 位於華盛頓的跨黨派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保羅·沙爾稱:“只要中國的商業和數據公司能够獲得外國芯片,他們就不會選擇能力‘較弱’的國內供應商。如果中國數據公司被迫依賴‘第二梯隊’的本地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將獲得更多利潤。從長期來看,這反而會提高中國在先進計算領域的實力。” 中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開發和生產先進芯片所需要的機床、軟件和晶圓廠,但相信中國最終一定會實現這一目標。 在沙爾看來,中美地緣政治競爭是長期性的。到2035年,如果中國仍然在依賴全球先進芯片的供應鏈,那美國還能對其繼續保持相當大的經濟影響力。相反,如果中國在生產最高性能芯片方面完全實現自給自足,這將是五角大樓的“噩夢”。 文章還指出,對華芯片出口禁令能否真正落實,還將取決於美國與盟友之間的“合作”。然而目前仍不確定美國的盟友們是否願意對華采取和美國一樣的行動。 來自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喬恩·貝特曼甚至擔心,美國推進單邊限制的決定,可能會破壞美國與盟友的關係。 【編輯:王叙】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