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導自演的這出戲翻車了與其上演尷尬的政治秀,不如收回踐踏奧林匹克精神、幹擾破壞北京冬奧會的言行,這樣至少能顯得坦蕩些,少給自己留點笑柄。 據港媒12月24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在拜登政府宣佈所謂的“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之後,美國政府近期向中方提出擬派主要來自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18名官員赴華,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為美國運動員提供安全和醫療支持,接下來還可能將為另外40名官員遞交簽證申請。 12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方已經收到美方有關人員的簽證申請。趙立堅說,此前美方出於政治操弄的目的,在沒有受到邀請情況下,自導自演了所謂“不派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的鬧劇。對於美方要派由政府官員組成的團隊來華,並提出簽證申請,中方將根據國際慣例、有關規定和對等原則進行處理。 一邊喊著“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一邊悄悄為官員申請簽證,實在是“神操作”。 ▲12月23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疫政策及相關籌備工作。圖片/新華視點視頻截圖 美國一直迴避解釋 “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 自拜登政府於11月18日放風稱美國正在考慮通過“不派外交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會”以來,從拜登本人到白宮發言人,各層級美國官員從未對此作出過解釋,甚至一直刻意迴避。 美國《國會山報》對所謂“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的非正式解讀是:美國政府官員不參加北京冬奧,但允許運動員參加。 但常識是,收到了邀請函不去,才能稱之為拒絕。若未收到邀請卻高呼不去,充其量也就是自作多情。 根據奧運規則,各國政要出席奧運會應由本國奧委會發出邀請。當然,這一邀請需經主辦國認可。 而中方從未邀請個別國家的政要參加北京冬奧。11月29日已有媒體報道,中國從未邀請美國政客來華出席北京冬奧會。在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跟隨美國宣佈“不派外交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會”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多次表示,本就沒有向相關國家發出邀請。12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證實,這幾個“相關國家”中,也包括美國。 中方從未邀請,而美國等個別國家喊叫“不來”,只能表明,個別國家實在太急於通過政治作秀,來顯示道德優越感,去維持已然搖搖欲墜的國際話語權了。 但是,“急著秀”還秀出了一臉尷尬——比如忽視了必要的政府間合作,忘了為本國運動員提供安全和醫療支持。這就是美國政府又悄悄為本國18名官員申請工作簽證的原因。 ▲12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指出,美國等國不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的決定是錯誤且不可接受的,其目的是“妄圖遏制中國發展”。圖片/新華社全球連線視頻截圖 “安全支持”的慣例從何而來 據港媒報道,申請簽證的18名美國官員,有15人為美國國務院工作,1名為五角大樓工作。多數是中低級官員。 若報道屬實,占比最高的美國國務院官員,應主要來自隸屬於美國國務院的美國外交安全局。 美國外交安全局是1983年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事件後的產物。 1983年4月18日,黎巴嫩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發生爆炸事件,導致60多人罹難,其中包括十多名美國公民。1984年9月,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附近再次發生爆炸,包括美、英駐黎大使在內的上百人傷亡。 這兩次事件後,美國於1985年成立了外交安全局。其主要職能是保護海外美國公民和資產,人員多由聯邦探員組成。 自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1名以色列人因遭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襲擊死亡後,奧運會就被視為需要強化安保的重要時段。倫敦和裡約舉辦奧運會期間,美國都曾派出過上千人進行安全支持工作。 照此對比,美國政府為18名官員申請簽證,並打算再為40名官員遞交簽證申請,本來正常。但“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喊叫在前,申請簽證在後,不僅自己“打臉”,還暴露了外交手段的幼稚。 ▲12月24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新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撰文稱,北京冬奧會將以和平、友誼和團結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圖/新華社 不如收回政治秀,坦蕩些做人 美英加澳等少數國家借北京冬奧會作政治秀,雖然看上去動靜不小,但置身於國際社會的大背景中看,“作妖”者實屬“絕對少數”。 11月1日,G20峰會通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羅馬峰會宣言》,專門提到2022北京冬奧會,稱“我們期待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這是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競技的重要機會,也是人類韌性的象征”,20國中只有美加兩國持保留意見。 12月2日,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上,有173個會員國共同提出了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 12月11日,國際奧委會第10屆奧林匹克峰會宣言再次發出了國際體育界支持北京冬奧會、反對體育政治化的共同呼聲。 此外,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也發出了支持北京冬奧會的聲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俄羅斯總統普京等政要已確認來華出席北京冬奧會。 其實無論申請簽證的美國官員來不來得了,都不會影響北京冬奧辦成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會。畢竟,北京冬奧會的主角是各國運動員,而不是個別國家或政客。 政治作秀不得人心也不會得逞。與其上演尷尬的政治秀,不如收回踐踏奧林匹克精神、幹擾破壞北京冬奧會的言行,這樣至少能顯得坦蕩些,少給自己留點笑柄。 【編輯:俞丹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