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與中國完全脫鉤是錯誤的據英國路透社11月17日報道,德國留守內閣總理默克爾近日接受該社採訪時稱,與中國完全脫鉤是錯誤的,這將對德國和歐洲造成傷害。 報道稱,中國在2016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默克爾的對華政策“重塑”了德國和歐洲的對華立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默克爾任內德國經濟的增長。但有一些反對派聲稱,默克爾讓德國“過於依賴中國”,且未能在所謂的“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提出批評”。 對此默克爾回應說,德國起初對待某些合作夥伴關係的態度可能“過於天真”,但現在德國及歐盟都應該繼續與中國合作,相互學習經驗。“在我看來,完全‘脫鉤’不是正確的做法,它會損害我們的利益。” 她還表示,德國正與中國就“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問題進行磋商,“這既涉及在德中國留學生的利益,也涉及在華經營的德國企業。”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17日,德國留守內閣總理默克爾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與中國完全脫鉤是錯誤的,這將對德國和歐洲造成傷害。 在默克爾看來,如果未來西方國家還想積極參與新技術標準的制定,就必須保持創新的步伐以充分發揮影響力,但歐洲在這方面明顯已落後於中美。“目前,歐洲在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做得都不盡如人意,中國和美國在許多方面要強得多。” 此外,默克爾也談及她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參與德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看法。她表示,德國需要保護關鍵的基礎設施,德國新的信息技術安全法也對網絡設備供應商設置了極高的“門檻”,但這並不代表就要直接排除特定企業的參與。 “我認為,不應該從一開始就將個別公司排除在外,這點非常重要。”默克爾說,“我們需要一個開放的系統,以相同的標準對每個參與者進行評估。” 隨著長達16年的總理任期結束,默克爾在接受外媒採訪時也更多回顧了自己的執政生涯,並多次向外媒談及建設對華關係的重要性。10月23日,她在接受《南德意志報》“告別專訪”時,就解釋了她為何幾乎每年都要訪問中國的原因。 當時默克爾以中德兩國GDP變化為例說,“我剛擔任總理的時候,中國的GDP是2.3萬億美元,仍然要略低於德國(2.8萬億美元)。現在,中國的GDP已經達到14.7萬億美元,而我們的GDP則是3.8萬億美元。” 她表示,德國雖然是相對富裕的國家,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正變得越來越小,“我們必須以戰略上明智的方式來建設關係。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我們曾非常重要,如今我們必須繼續努力保持我們的重要性。” 由於默克爾在今年9月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放棄尋求連任,因此在新一屆德國政府組建完畢後,她16年的執政生涯就將畫上一個句號。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目前正就組建聯合政府進行談判,德媒預計新一屆德國政府或將在12月初上台。 【編輯:胡雪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