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應用新突破,浙大團隊研發腦“反導系統”抑制癲癇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4月20日電 “過去每個月要發病20多次,這個月僅在系統關閉做對比研究時發作了1次。”4月19日,首位接受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閉環神經刺激器植入手術的癲癇患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出院。 浙江大學腦機接口臨床轉化研究團隊負責人之一、浙大二院神經外科教授張建民介紹,經過一個月密切跟蹤觀察,綜合分析各項腦電數據及臨床效果,結果令人滿意,是中國腦機接口臨床轉化研究在難治性癲癇診治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 浙江大學腦機接口臨床轉化研究團隊負責人張建民(右)和朱君明(左)。 本文圖均為 新華社 圖
據了解,中國的癲癇患病率約為4.7‰-8.5‰,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中國約有1000萬癲癇病人,浙江省約有40萬患者,約30%的癲癇患者通過藥物治療無效,需要通過手術或者神經調控方式進行治療。”張建民說,與傳統癲癇竈切除手術相比,這種閉環神經刺激器植入大大減小了開顱手術損傷,還彌補了臨床遇到的諸如雙側海馬硬化等無法通過傳統手術切除病竈的治療空白。與迷走神經刺激術、腦深部電刺激術等其他神經調控治療技術相比,具有按需精準刺激、閉環調控與自動預警等優勢。 首款閉環神經刺激器在腦部安裝的示意圖
“就像是在患者腦部安裝一個‘反導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患者腦電活動情況,並自動識別癲癇等疾病的特征性腦電,在疾病發作前或剛一發生即‘報警’,同時自動激活脈衝發生器給予精準電刺激,從而對癲癇異常腦電產生抑制效果。”浙大二院神經外科主任朱君明表示。 首位接受手術的患者戴上此配套裝置,即可給安裝在腦部的閉環神經刺激器藍牙充電,充電2小時機器可以待機一周,與國外產品需2到3年定期取出更換電池相比,中國自主研發的產品使用壽命達10年左右。
為了突破壁壘,浙江大學腦機接口臨床轉化研究團隊2010年開始探索這一領域,張建民和朱君明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獲得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浙江省重大專項和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支撐,與杭州諾為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從原理樣機開發到動物實驗等臨床前研究,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閉環神經刺激器研發。 朱君明展示閉環神經刺激器實物,其長、寬、高分別為52毫米、28毫米、6.5毫米。
與國外相關產品相比,浙大團隊的閉環神經刺激器通過無線可充電技術的使用,大幅提高了產品使用壽命,並且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3月18日,浙大二院神經外科手術團隊給首位患者做手術。
此次接受閉環神經刺激器植入手術的是一位33歲的女性患者,癲癇病史長達19年,在規範化接受多種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癲癇控制效果仍不佳,臨床診斷為雙側顳葉癲癇,藥物難治性癲癇並伴有雙側海馬硬化,無法通過致癇竈切除等傳統外科手術方式獲益。在獲知浙江大學研發出國內首款閉環神經刺激器並通過醫院人體研究倫理審核後,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了相關知情同意書,同意作為第一例臨床植入志願者參與本次臨床研究。 |
視頻更 多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