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漫長一年後新冠仍有許多不確定,國內進入最後撲滅階段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CCDC Weekly)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冠肺炎:漫長的一年,之後呢?》(COVID-19: A Year Long and Beyond?)的社論文章。 高福開篇寫道,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PUE)患者,這一由名為SARS-CoV-2的病毒引起的COVID-19疾病最終於2020年1月確診。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冠肺炎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並於2020年3月11日宣布COVID-19可能發展為全球大流行。 截至2021年2月8日,全球共有10580595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312278例確診死亡,受影響的國家、地區達223個。 高福指出,經過一年的努力,世界各國在疫情控制方面取得了不同的成果。在一些國家,如中國,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在另一些國家,形勢依然嚴峻。 文章寫道,中國在發現新冠病毒後立即啟動了全國抗擊COVID-19的行動。在大約2個月的時間里,國內病例日增幅降至個位數;在大約3個月的時間里,湖北疫情防治工作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高福總結道,總體戰略是早期遏制,關鍵是積極識別和管理病例。“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檢疫、早治療)是實施所有控制措施的基本要求。動員所有社區、組織和公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建立強大靈活的應對機制、根據不同地區的監測和風險評估結果、實施或解除控制措施來實施遏制疫情的策略。 高福認為,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了疫情撲滅的最後階段。他同時提到,2020-2021年冬春季節,河北、吉林和黑龍江等省的農村地區發現大規模疫情暴發,共報告病例2000余例。經過不懈努力,當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文章同時寫道,截至2021年1月,全球已在臨床或臨床前開發的COVID-19候選疫苗超過230種,包括滅活疫苗或活病毒疫苗、病毒載體疫苗、蛋白亞單位疫苗、核酸疫苗(mRNA和DNA)、病毒樣顆粒疫苗和納米顆粒疫苗,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中國則選擇了5條路徑開發新冠肺炎疫苗。截至2021年2月3日,中國已接種新冠滅活疫苗3100萬劑,接種對象是高危人群,包括醫護/一線人員、對維持社會運轉至關重要的工作人員、冷鏈行業員工和在海外工作或留學的人員。 高福提到,隨著疫苗接種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按期推進,中國疾控中心一直在密切監測疫苗接種覆蓋率和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數據顯示,報告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並沒比流感疫苗高,這反映了目前使用的COVID-19滅活疫苗是安全的。2021年將根據優先策略在廣大人群中接種COVID-19疫苗。 高福認為,新冠疫苗為減少感染病例和病毒傳播、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帶來了希望。 展望未來,高福認為2021年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其中之一是,COVID-19大流行可能成為一種持續的流行病或地方性流行。此外,COVID-19的許多新特征已被報道,如長期後遺癥、再感染、病毒RNA的復發和長時間或間歇潛伏期。因此,雖然我們已經研制出了疫苗,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 另外,新病毒變種的出現導致了傳播性增加和流行病學狀況的惡化,這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使我們有許多工作要做。高福強調,面對一種新的病毒,人類還需要繼續研究,進一步加深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