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10日電 2月10日晚上,在歷經近7個月的太空飛行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抵火星,并成功實施捕獲制動,精準進入環火軌道,正式開啟了環繞火星階段的探測任務,這標誌著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繞、落、巡”三大目標中的“環繞”目標順利達成。 捕獲制動,就是通過發動機推力減速控制,來降低探測器的速度,使其能夠被目標星體的引力所捕獲,這一動作也被形象地稱為“剎車”。作為火星探測任務中技術風險高、技術難度大的環節之一,關係著整個工程任務的成敗。近火制動的機會只有一次,如果“天問一號”錯過了,下一次合適的窗口期在2033年。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由地火轉移階段進入火星捕獲階段後,“天問一號”環繞器攜帶的中分辨率相機、高分辨率相機等,陸續開始工作,對火星開展多維度探測。 進入環火軌道後,“天問一號”還要進行平面機動以及多次“剎車”,以保證能夠在預定時間、預定地點完成著陸巡視器的著陸。計劃於2021年5月至6月擇機實施火星著陸,開展巡視探測。 自去年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機動和4次中途修正,抵達火星時飛行里程約4.75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92億千米,各系統狀態良好。 據BBC報道,2020年被稱為“火星年”,因為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發射火星探測器需要的燃料最少。這個發射窗口每26個月出現一次。就在“天問一號”進入環火軌道前,阿聯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月9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美國“毅力號”計劃18日著陸。 (原標題:中國“天問一號”順利進入環火軌道開啟探測任務)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