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學家在高密度介電儲能領域取得新突破

分享到:
2025-04-11 15:0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1日電 據中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消息,該校李偉偉教授與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等共同研製出一種新型介電儲能材料,其能量密度是主流商用介電儲能材料的數十至數百倍,有望成為下一代高功率脈衝技術的核心器件。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4月11日在線發表了相關成果。

這是4月10日拍攝的新型介電儲能材料樣品。圖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據新華社報道,李偉偉介紹,介電儲能電容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能够瞬間釋放能量,是名副其實的“功率倍增器”。小到集成電路板、心臟除顫儀,大到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站,都有它的身影。

目前,受傳統材料的電化學性質所限,主流商用電容器存在功率密度與能量密度不可兼得的矛盾。“也就是說,雖然它們的功率密度高,但能量密度低,容易被擊穿。我們想研究一種功率密度與能量密度都高的新材料,它能在快速充放電的同時保證安全性。”李偉偉說。

歷經三年多的探索,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樹枝狀納米複合結構,并據此研製了邊長5毫米的新型介電儲能材料樣品,其上分布著若干儲能單元,每個單元的直徑30微米。實驗中,樣品瞬時放電僅需3.3微秒,充放電循環達100億次,在零下100攝氏度至零上170攝氏度的環境中,仍能穩定工作。

“更重要的是,樣品的能量密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15.8焦耳,而主流商用電容器的能量密度僅為每立方厘米1.2焦耳至5焦耳。”李偉偉表示,下一步團隊計劃研製尺寸更大的矽基電容器,向著產業化的目標穩步邁進。(完)

【編輯:彭玉婷】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