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春日經濟”消費場景“花”樣翻新香港中通社4月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4月7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邊檢機關保障621.2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日均207.1萬人次,同比增長19.7%,創下新高。同時,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約7.9億人次,增長7.1%。市民大眾除了祭祖外,從賞花到露營,再到文旅融合,“春日經濟”正以多樣化消費場景點燃全年活力。 資料圖: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新國村,遊客在油菜花地踏青游玩。 新華社圖片 據統計,今年清明假期,中國內地居民出入境276萬人次,增長14%;港澳台居民275.5萬人次,增長21.5%;外國人69.7萬人次,增長39.5%。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查驗量達27.1萬架(艘、列、輛)次,增長15.7%,反映了祭祖需求與春季旅遊的雙重拉動。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清明假期,賞花踏青尤其火熱,消費場景多元化成為亮點。四川作為旅遊大省,擁有豐富的花卉資源,如成都的杜鵑花以及鄉村地區的油菜花海。隨著夜間經濟的興起,當地文旅部門和景區開始將傳統賞花活動延伸至夜間,通過燈光設計、光影投影等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的“夜間賞花”融合光影秀,推出直升機俯瞰花海,鄉村旅遊中賞花與採摘野菜結合,帶來視覺與味覺雙享受。 此外,文旅融合也表現搶眼,清明假期檔16部影片上映,兩天票房破3億元人民幣,涵蓋動畫、劇情、喜劇等多種類型。其中,《我的世界大電影》、《向陽·花》、《哪吒之魔童鬧海》位列前3。“跟著電影去旅遊”等新玩法開拓新空間。一季度線下消費熱度指數增長14.2%,生活服務消費增長18.3%,顯示政策紅利與消費熱情共振。 還有,“露營熱”也持續升溫,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露營基地假日接待5000至6000人,天幕帳篷供不應求。這種慢生活方式帶動戶外用品產銷兩旺。武義作為中國露營產品重要生產基地,戶外用品佔全國40%以上。當地企業訂單增長20%至30%,新品滿足精緻化需求,國內銷量翻倍。 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短途遊和周邊遊訂單增長136%,超70%遊客選擇3天內行程,44%自駕出遊。頤和園、黃河壺口瀑布等景區客流爆滿,旅遊綜合體整合餐飲、住宿、購物,吸引遊客。短途遊火爆與假期時長有關,更因多元供給,老商場改造、首店經濟讓家門口消費充滿新意。自駕遊流行則帶動汽車租賃等產業增長。 經濟專家分析指,清明假期“春日經濟”的成功,源於政策保障與市場創新。邊檢高效、文旅新業態、企業敏銳把握需求,釋放經濟復蘇信號。這不僅是季節現象,更是消費信心回暖的體現。政策紅利下,跨境旅遊與鄉村露營等消費場景多點開花,預示全年經濟活力。 總體來看,今年清明假期的出遊人次“新高”與消費場景“新意”,是消費升級與經濟復蘇的叠加。從出入境激增到多元消費火熱,這春天不僅花香彌漫,更有經濟脈動的生機。(完) 【編輯:彭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