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釋開放承諾與全球化信號

分享到:
2025-03-28 21:0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28日電(記者 黎金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40餘位國際工商界代表。這場高規格會見不僅是對外資長期合作的肯定,更在全球經濟動盪中釋放明確信號:中國對外開放政策不變,且將進一步擴大。

新華社圖片

根據中方發布的內容,習近平在會見中提出“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為重點,進一步擴大開放”“保障在華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民待遇”“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這些直指外資進入中國的關注點——市場准入與公平競爭。近年來,中國已通過《外商投資法》等完善法制環境,此次再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無疑是對外資的定心丸。對比歷史,改革開放初期,外資如福特、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帶動經濟起飛,如今中國以更成熟姿態延續這一策略,意在穩定全球投資信心。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對香港中通社表示,這表明中國對外資的高度重視,“給外資吃下定心丸,讓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保持信心。”他指出,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當下,中國高舉開放大旗,體現了大國擔當與責任,通過實際行動支持外資參與經濟建設,分享增長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講話中多次提及中國市場的獨特優勢:“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這些不僅是經濟數據,更是外資選擇中國的理由。2024年,中國GDP預計佔全球約18%,消費市場規模僅次於美國,且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蘊含巨大購買力。同時,“新質生產力”概念下的科技創新正在重塑產業格局,新能源汽車、5G應用等領域已成全球標杆。

外資代表的回應也印證了這一點。他們稱中國從“中國製造”到“新質生產力”的轉型“令人欽佩”,並視中國為“確定性的綠洲”。以日立為例,其在華智能製造業務近年快速擴張;聯邦快遞則受益於中國電商物流需求。這表明,中國不僅是市場,更是技術與產業創新的最佳應用場景。習近平提到的“產業配套能力強”,也指向中國供應鏈的全球競爭力——從原材料到成品,中國仍是不可替代的製造中樞。

劉春生分析,外資的積極反饋說明他們對中國市場信心十足,“願意繼續投資,把中國作為企業國際化戰略的重要部分,並期待與中國企業建立更多合作,獲得更好業績。”他強調,中國經濟的前景“給外資很大想像空間”。

2025年,全球經濟復甦面臨美國關稅壁壘、地緣政治緊張等挑戰,跨國企業謹慎布局。此次會見,習近平以開放承諾回應全球不確定性,以市場潛力吸引外資參與,以多邊立場展現中國擔當。外資企業的積極反饋,也預示中外合作將迎來新篇章。(完)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