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內蒙古發現竊蛋龍類恐龍新屬種

分享到:
2024-11-30 09:5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1月30日電 一件採集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堊世恐龍標本被認定為竊蛋龍類恐龍新類群——百年鴛鴦龍。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白堊紀研究》上。

百年鴛鴦龍化石標本。新華社圖片

據新華社消息,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團隊和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合作完成。

2021年夏天,研究人員在阿拉善左旗毛兒圖—大水溝野外科學考察活動中發現了百年鴛鴦龍化石。化石標本包含2個埋藏在一起的個體,其中正型標本包括部分椎骨、肋骨,部分肩帶、前肢,較完整的腰帶及部分後肢;歸入標本則包括不完整的頭部,腹面暴露的部分背椎、薦椎與腰帶,及部分後肢。

內蒙古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白慧君介紹,由於化石標本中包含2個個體,令人想起“得成比目何辭死”的鴛鴦,故以“鴛鴦”作為屬名;種名“百年”則為紀念竊蛋龍類恐龍命名一百周年。

經研究對比發現,百年鴛鴦龍形態學特征組合區別於其他已知的竊蛋龍類成員,代表了一個較小型的竊蛋龍類新類群。其體長不足1米,有一雙長長的後腿,是一種靈巧的小恐龍。該化石中還保存有精美的胃石,證明這種恐龍生前和現代很多鳥類一樣,會吞食小石子儲存在消化道中,幫助研磨食物,這些胃石的保存為了解恐龍生態習性提供了新證據。

化石中保存的胃石。(受訪者供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郝明澤說,竊蛋龍類是一類與鳥類關係比較近的獸腳類恐龍,具有十分獨特的身體構造和築巢行為。研究竊蛋龍類恐龍對理解非鳥獸腳類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以及中生代恐龍形態和生態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毛兒圖地區的化石發掘工作始於1959年,此前已研究并命名了鯊齒龍類的毛兒圖鯊魚齒龍,禽龍類的戈壁原巴克龍和甲龍類的屈眼戈壁龍。百年鴛鴦龍是這一化石點命名的第四種恐龍。這一發現說明毛兒圖地區在早白堊世晚期不僅生存有大型恐龍,同時也有竊蛋龍類這樣佔據獨特生態位的小型似鳥恐龍,為了解當時的恐龍生態多樣性提供了新的視角。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
在香港見到兩個“劉雯”?國際超模教你合影秘訣
香港六大部門反恐演習 現場控制“恐怖份子”!
李家超:習主席講話指明方向 政府將與社會一同奮發改革
李家超夫婦落區中環灣仔 與市民共同感受聖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