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全球影響力持續上升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2月6日電 金融穩定理事會日前發佈2023年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簡稱“G-SIBs”)名單。今年共29家銀行入選,中國5家銀行上榜,分別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其中,交通銀行系首次入選。 資料圖。新華社圖片 據經濟日報報道,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由金融穩定理事會與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等共同編制,從2011年起每年公佈。入選銀行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與全球金融系統穩定息息相關。 “2015年到2023年,全球G-SIBs平均得分由227上漲到231,總體呈現穩健上升趨勢。”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中國G-SIBs得分從161上漲到242,與近年來中資銀行快速發展、全球競爭力穩步提升的趨勢高度契合。 “G-SIBs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往往對其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以保障穩健持續發展,確保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渺說。 和去年相比,今年榜單頭部銀行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第五組(最高一檔)繼續處於空缺狀態,名單第二組的調整則較為明顯。除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7家銀行繼續維持在這個組位,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瑞銀集團由原來第一組升至該組。今年新入選榜單的交通銀行在第一組。 對於中國兩家商業銀行組位的上升,杜陽認為,近年來,在實體經濟運行承壓的背景下,國有大行顯著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通過增加信貸投放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需求,成為驅動G-SIBs得分上升的重要因素。 需要註意的是,G-SIBs榜單是對銀行重要性的認可,也意味著要面對更高的資本監管要求。當前,中資G-SIBs資本補充壓力較大。 專家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恢復增長的關鍵時期,商業銀行尤其是系統重要性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夯實經濟穩健復蘇基礎。 杜陽建議,入選G-SIBs名單的中資銀行需增強資本補充能力,通過定增和可轉債等工具的綜合使用,進一步補充資本金,緩解資本壓力。同時,加快業務轉型,大力發展理財、托管以及投行等表外業務,提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水平,在擴大營收的同時放緩風險加權資產的增加,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 交通銀行表示,下一步,將對照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有關監管要求,不斷強化經營管理水平,實現長期良性穩健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實體經濟、維護金融穩定作出更大貢獻。(完) 【編輯:丘志彬】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