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首次將AI技術規模化用於輸電線路發熱檢測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8月14日電 據華北電力大學8月11日消息,由國網電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該校等單位研發的輸電線路紅外缺陷智能識別系統,近日在中國主要超特高壓線路運維方面實現產業化應用。這是國內首次將人工智能(AI)技術規模化應用於輸電線路發熱檢測。 資料圖。新華社圖片 據介紹,迎峰度夏期間,全國氣溫不斷升高,電力負荷急劇增加。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要及時發現線路缺陷隱患。然而,以往用人工智能識別紅外影像數據的流程比較復雜,且需由人工現場判別畫面中的發熱故障點,易受檢修人員經驗、注意力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遺漏;此外,紅外視頻數據量龐大,復檢工作難度極大且效率低下,易造成絕緣子掉串等危險事件。而利用新研發的輸電線路紅外缺陷智能識別系統,僅需一鍵上傳巡檢紅外視頻就能快速抽幀並智能識別發熱缺陷,可輔助線路運維單位及時消除線路跳閘停電的隱患。 “此次,技術攻關團隊結合業務場景,採用‘最小化標注+階梯式學習+干擾點屏蔽’的技術路線,實現了紅外缺陷隱患的智能識別,模型識別準確率達90%以上。”該系統應用方、國網電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空間技術應用中心巡檢處處長郭曉冰說。 據介紹,目前該系統在國網電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部署應用,系國內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規模化應用於輸電線路發熱檢測。以240基桿塔的紅外視頻為例,傳統人工數據復核需要5個小時,現在採用該系統,從上傳視頻到完成分析只需要2個小時,且過程中無需人工干預。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