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今日入伏!2023“加長版”三伏天來了

分享到:
2023-07-11 09:4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11日電 6月以來,中國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不少人直呼“熱度爆表堪比三伏”。這樣的熱度還在持續,今天(7月11日)中國正式入伏,這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

今年三伏有多長?會比前期更熱嗎?哪里將開啟“伏”湯蹈火模式?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頭伏中暑指數地圖,看哪里中暑最高發。

今年頭伏期間華北高溫先消減再發展

南方部分地區桑拿天超長待機

6月以來,中國北方華北、黃淮等地經歷多輪高溫天氣,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東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突破當地歷史極值,江南、華南等地則多以悶熱高溫天氣為主。三伏還未到來就已經這麼熱,今天入伏會不會更熱?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表示,今年頭伏期間,華北平原等地高溫將先消減再發展,而南方部分地區將維持大範圍高溫悶熱的天氣格局,桑拿天超長待機。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區熱力值拉滿,在部分時段極易出現中暑天氣。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頭伏中暑指數地圖中可以看出,今年頭伏期間,比較容易中暑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華北平原一帶、江南華南一帶以及新疆地區。

“頭伏期間,華北平原高溫將經歷先消減再發展的過程。”王偉躍表示,11日至12日,華北平原高溫逐漸被雨水澆滅,14日起這一帶高溫再發展,且從干熱轉為悶熱。其中,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和北部、河南、陝西關中地區最高氣溫普遍超過32℃,加上濕度較大,不時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現身,較易發生中暑。

尤其在天津西部、河北中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局地最高氣溫可能超過37℃,白天體感悶熱,午後又十分暴曬。同樣是炎熱,新疆中北部和南疆盆地、吐魯番盆地一帶頭伏期間主打干熱暴曬,局地最高氣溫或達40℃,上述地區極易發生中暑。

“江南、華南等地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頭伏期間氣溫較高、濕度較大,以悶熱天氣為主。”王偉躍表示,頭伏期間,江南、江淮、華南等地多35℃以上高溫天氣,高溫日數一般有7~9天,上述大部地區都較易出現中暑天氣,其中長江中下游、江南大部以及華南中部和東部等地易發生中暑。湖北東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部和北部、福建西北部、廣西西部、海南島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普遍超過34℃,部分地區有37℃以上的高溫天氣出現,同時最低氣溫也多在26℃之上,加上相對濕度較大,極易發生中暑。

總體來看,上述地區頭伏期間暑熱撲面而來,大家盡量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一氣溫較高時段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如出現體溫持續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狀應及時就醫,謹防中暑和熱射病。

而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青海、西藏、貴州、雲南等大片區域最高氣溫多在32℃以下,天氣總體較舒適,不易發生中暑風險,屬實令人羨慕。

2023“加長版”三伏日曆來了

連續第9年長達40天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長版”。今年是“加長版”三伏天,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這是自2015年以來連續第9年三伏長達40天。

伏的日期是中國古人按照干支紀日法推算的,俗語說:“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夏至是公曆6月21日,從夏至日算起,第一個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個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個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於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續的時間固定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從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後第一個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後找到的第一個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續的時間也固定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從8月10日至8月19日。

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庚日來得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從7月21日至8月9日,為期20天,今年的三伏也就是“加長版”的40天。 (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