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一帶一路”超越地緣博弈舊思維,開創國際合作新範式香港新聞網10月18日電 10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一帶一路”倡議提出9年來,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巨大反響,發展十分迅速。同時也有評論認為,中方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系出於地緣政治考慮。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未來,中方打算如何克服疫情等因素影響,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圖源:中國外交部網站 汪文斌表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9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目標,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已經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汪文斌介紹稱,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基礎設施“硬聯通”紮實推進,規則標準“軟聯通”亮點紛呈,互幫互助“心聯通”持續深入,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東非、柬埔寨有了高速公路,哈薩克斯坦有了出海口,馬爾代夫有了跨海大橋,老撾由“陸鎖國”變為“陸連國”。 汪文斌說,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合作不但沒有按下“暫停鍵”,反而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中歐班列跑出逆風加速度,中老鐵路、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建成通車,雅萬高鐵、匈塞鐵路、中泰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22年8月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約12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1400億美元。截至2021年底,中國企業在共建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累計投資超過43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34萬多個就業崗位。 汪文斌指出,中國已累計與30多個共建國家和地區簽署“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協議,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近期統計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建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有超過三分之一採用中國標準。一批批“小而美”的農業醫療減貧項目相繼落地,給沿線國家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汪文斌強調,“一帶一路”超越地緣博弈的舊思維,開創了國際合作新範式。“一帶一路”不是封閉狹隘的小圈子,而是開放包容的大舞台;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所有夥伴共同參與的“交響樂”。當前,全球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倡議紛至踏來,這恰恰證明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強大生命力和風向標意義。我們對各方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持開放態度,也願考慮同有關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倡議進行對接,為世界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產品。 汪文斌稱,“一帶一路”超越傳統經貿合作模式,開辟了通向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健康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方興未艾。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一帶一路”同可持續發展目標本質相同,可加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令全球受益。 汪文斌總結稱,9年來的豐碩成果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空間,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中方期待同所有合作夥伴一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讓世界相互連通,而非彼此割裂;相互開放,而非彼此封閉;相互融合,而非零和排他,為實現各國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