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成果豐碩 中國主張獲更多認可香港中通社北京9月17日電(特約記者 莊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取得多項成果,成員國領導人簽署并發表了《撒馬爾罕宣言》,發表了關於維護國際糧食安全、國際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多元化等多份聲明和文件。北京受訪學者認為,中國主張、倡議愈獲國際社會認可。 圖:央視新聞 《撒馬爾罕宣言》回應了上合成員國的關切與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中國的一系列主張、倡議被正式寫進宣言中。比如,各方重申,共同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成員國願進一步加強政策溝通、安全合作、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構建一個和平、安全、繁榮、清潔的世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寧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當前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加的國際環境下該如何應對,是各國的共同關切,中國的主張和倡議被認為是很合適的應對,所以得到了地區和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接受和認可。 此次峰會進行了上合組織的第二次擴員。峰會期間簽署了關於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加入上合組織義務的備忘錄,決定啟動接收白俄羅斯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程序。峰會批准了給予巴林王國、馬爾代夫共和國、科威特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緬甸聯邦共和國對話夥伴地位的決議。關於給予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沙特阿拉伯王國和卡塔爾國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地位的備忘錄業已簽署。 2017年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決定給予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員國地位,成員國由6個增至8個,完成首次擴員。張寧分析,上合的擴員邏輯是以中亞為核心向外擴圍,從吸收周邊國家開始,“擴員本身就表明,上合組織不是封閉排他的,而是開放包容的,其影響力、吸引力不斷擴大”。 今年是上合組織憲章簽署20周年和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在此框架下,上合組織逐步探索出一條新型區域組織的合作與發展道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次峰會上發表講話,將上合組織成功經驗總結為:堅持政治互信、堅持互利合作、堅持平等相待、堅持開放包容、堅持公平正義。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會後介紹此訪情況時表示,“五個堅持”是真正多邊主義的實踐,是對傳統集團政治的超越。 “上合的一大特點是結伴不結盟,其定位是合作組織,致力於各成員國的共同發展,對各國內政採取不干涉原則,既非軍事聯盟,也不針對第三方。”張寧表示。 在此次峰會上,中方宣佈設立中國-上合組織反恐專業人員培訓基地、舉辦產業鏈供應鏈論壇、建立中國-上合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向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15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糧食援助,以及未來5年為成員國培訓2000名執法人員,未來3年為上合國家的民眾免費實施2000例白內障手術,提供5000個人力資源培訓名額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表示,中國是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致力於推動各成員國間的睦鄰友好合作。在理念層面,無論是“上海精神”的提出,還是新型國際關係、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的倡導,中國與其他合作夥伴一道,共同推動創造了國際政治文明新形態。在機制和制度層面,中國為上合組織提供了大量制度公共產品,特別是在安全、經濟、人文三大支柱領域。在行動層面,中國與上合組織各國共同實施了一大批油氣、化工、農業和民生項目,為上合組織發展注入了動能。(完)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