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多支隊伍平均年齡不到40歲,官方談人才培養要訣分享到:
![]() ![]() ![]() ![]() ![]() ![]() 1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發佈《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在談到中國航天對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養時,中國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介紹,中國航天一直突出選人用人標準,包括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培養造就一批有堅定理想信念、高昂愛國熱情、強烈責任擔當、良好精神風貌的航天人才隊伍。 資料圖。圖源:中國航天網 中國航天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也積澱形成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特別是培養造就了一批特別優秀的人才。許洪亮說,中國航天一直突出選人用人標準,包括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培養造就一批有堅定理想信念、高昂愛國熱情、強烈責任擔當、良好精神風貌的航天人才隊伍。“嫦娥團隊”“天問團隊”“神舟團隊”“北鬥團隊”等多支人才隊伍,平均年齡都在30-40歲之間。 “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航天事業的發展更需要引入更多新生力量加盟。”許洪亮說,在人才培養方面,第一,通過重大工程牽引,不斷加強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的培養,也包括大國工匠等。第二,強化人才交流機制,不斷規範和引導人才交流。第三,強化激勵機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對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比如像一些社會組織、企業等設置了一些獎項,包括“錢學森最高成就獎”“航天貢獻獎”等,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第四,加強學科建設和後備人才培養,通過共建高校、共建學科的方式,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不斷培養人才。第五,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特別是給一些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才。比如響應聯合國號召,在空間教育方面設置了區域中心,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了很多航天人才,為這些國家的發展提供助力。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