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拒絕提高減排承諾,卻急著要幫台灣“脫碳”澳大利亞自己還沒有就“凈零”排放作出具體承諾,卻開始操心著要“幫助”台灣地區“脫碳”了。 據英國《衛報》10月23日報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丹·特漢(Dan Tehan)聲稱,他看到了與台灣地區加深能源關係的 “真正機會”,希望幫助台灣地區實現經濟“脫碳”。 據英國《衛報》23日報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丹·特漢(Dan Tehan)聲稱,澳大利亞已經與台灣地區建立了所謂“經濟夥伴關係”,下一步希望在所謂“能源夥伴關係”上有進展,特別是在台灣尋求的減碳方面。 特漢稱:“我們在液化天然氣、液態氫和再生能源技術方面看到了真正的機會,而這正是我們目前關注的領域。” 據悉,台灣地區也提出了減排計劃,要在2025年前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至20%,重點關注海上風力發電。 英國《衛報》稱,台灣方面已表示“有興趣”與澳大利亞達成貿易協議,還將其稱之為“值得信賴的夥伴”。 對此,特漢回應稱,不排除與台灣地區達成所謂“雙邊協議”的可能性,但又誇耀說,澳大利亞已經有“很多”貿易談判了,例如與英國和歐盟的貿易談判。 談及台灣地區要求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特漢模棱兩可地回應稱,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中國台灣,還是其他任何想要加入的國家,最終都將取決於成員國,“你需要所有成員國就誰加入和誰不加入達成共識”。 雖然不排除與台灣地區達成所謂“雙邊協議”的可能性,但特漢又稱,並“不希望”與中國大陸進入“永久對抗”階段。 當被問及是否要與中國大陸“永久對抗”時,特漢回答說: “看,我希望不會。”他說,澳大利亞和中國大陸的人們都可以從貿易中受益,“我們應該有很多可以共同去做的點”。 然而,澳大利亞雖然在“脫碳”貿易上的姿態非常積極,但對本國內的減排事業卻顯得有些“意興闌珊”。 與相繼設立減排、“碳中和”目標的世界趨勢不同,作為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國,莫里森政府遲遲不肯回應國內呼聲,提高2030年減排目標,也拒絕對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作出具體承諾。 澳大利亞是經合組織國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加拿大,卻依然在推動以煤炭和天然氣為主導的能源政策。而且澳大利亞近年來氣候災害頻繁,苦於幹旱,還發生了國內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野火等災害。 有分析認為,澳大利亞此舉是放不下煤炭產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此前,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9月發布了一份名為《走向凈零:東亞能源政策對澳大利亞的影響》的分析報告。報告稱,按照中日韓的減排進度,到2050年,目前產值49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將下降約50%,而目前產值210億美元的動力煤出口量將下降約80%。澳大利亞化石燃料出口前景嚴峻。 另外,法新社稱,莫里森的保守派執政聯盟內,有很多政治人物與煤炭產業“走得很近”,他們因此否認氣候變化,或試圖淡化風險。 【編輯:李雪萍】
|